西安美味-羊肉泡馍

标签:
美食羊肉泡馍西安老孙家同盛祥旅游文化旅游面食西北西安小吃 |
分类: 美食 |
每次到西安,必定要到鼓楼边回民街上的"老孙家"来一碗羊肉泡馍,彷佛没吃上这一碗就不算到了西安。
西安一带是中国秦,汉,唐三朝国都所在,但是它邻近西北边疆,饮食文化深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边疆风味,俨然西北饮食文化重镇(中国历朝历代国势强大与否,从首都的位置就能看出个大概,凡是国都靠近边疆的,像是建都咸阳,长安,北京的时代,国势基本都不弱;而国都一但往内迁到了洛阳,开封,杭州的,基本上都不强)。
今天的西安,仍然是以西北边疆民族(回族)为核心的饮食环境,要说最具代表性的西安美食,排名第一的还真的是“羊肉泡馍”。
西安小吃的究极美味-羊肉泡馍
中国人吃"馍"是有历史滴!这是一种白面烤制的饼,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据说,古代四乡八镇的人到城镇里赶集、办事,往往要走很远的路,所以都会带着水,和这种不怕压,不易变质的"馍"作为干粮。到了城镇,赶完市集、办完事,往路边的摊子一坐,要一碗羊肉汤,再把自己带的馍掰开,沾着浓郁鲜香的羊肉汤吃,也就是一顿有滋味的美餐,据推测这就是"羊肉泡馍"的起源。这种广受欢迎的羊肉汤,古代称为“羊羹”(这可不是日本人的甜品"羊羹"),宋代苏轼就曾经写过“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今天的西安人则昵称为“羊肉泡”。
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大西北的羊肉不仅没有膻味,又有暖胃御寒的功效(从山西到甘肃,大西北每个地方养的羊,都号称是吃中草药,喝矿泉水长大的;但是羊的品种优良,几乎完全没有膻味倒是真的),寒冷的秋,冬季里来一碗热腾腾,浓香四溢的羊肉泡馍,最是暖老温贫!
要作出一碗好吃的羊肉泡馍,对于烹饪技术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尤其煮肉的厨艺特别讲究:先将优质羊肉切成片,洗干净,加入适量的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将肉煮烂,煮肉的汤汁留着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羊肉泡馍的时候,传统上会先给你来一的大碗,碗里只有馍(一个两个由你来决定),馍是由食客自己将它剥成小碎块;可别小看这个动作,馍剥得太大块,鲜美的羊肉汤渗不进去,这碗羊肉泡膜就算是毁了(我第一次吃羊肉泡馍的时候,负责任的厨师当场把我剥的馍退回来,叫我再剥细一点!);最优秀的剥法是把馍剥成一粒一粒黄豆般大小,而且每一块都要带皮。这样羊肉汤能渗进馍里,而馍也不会因为吸收汤汁而糊掉,羊肉泡馍的口感才好吃。剥这个馍可是相当累人的工作,不过掰馍的时候正是与朋友叙旧聊天的机会。可惜今天大多数餐厅都已经改用机器切馍,食客已经享受不到剥馍的"乐趣"了。
馍得剥得像黄豆一般大小,每一粒还得带皮
馍剥好之后,将碗交给厨师,加入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切戏的葱末、料酒、粉丝、盐、等调味料,稍微煮一下就可以上桌!
过去羊肉泡馍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羊肉烩汤,也有干泡的,干泡就是将汤汁完全渗入馍里。吃完馍、肉,碗里基本上也没有汤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就是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这样的羊肉泡馍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Q而入味。佐以辣椒酱、糖蒜、香菜,别有一番风味。不过现在几乎只剩下羊肉烩汤一种吃法;干泡,水围城早就消失无踪。
加上羊肉汤略煮一下即可上桌
吃羊肉泡馍的时候切记不要用筷子来回搅动,否则鲜味大减而且不容易保温。从周围一层一层一点一点“蚕食”,佐以切碎的香菜、糖蒜和辣椒酱才是美食行家的吃法。因为馍会吸收汤汁,所以如果你觉得碗里汤不够了,还可以叫老板加汤!
西安的泡馍馆非常多,其中以回民街“老孙家”、钟楼边的“同盛祥”两家比较有名。
每次到西安都要来这里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