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故宫

(2007-01-13 01:32:31)
分类: 历史的短信息

 

康恩专线是很喜欢坐的一趟车。不仅仅因为它是空调车,气息通畅;路线穿越城市自东郊到西郊,始终不够满员,从起始站到终点站都有座位。最重要的,是它经过北海-故宫-美术馆这条路线,远远的从府右街路过,红色高墙就开始映入眼帘,接着是镶满金色门钉的两扇宫门里的国家图书馆,然后才是中南海,北孩,景山和故宫。

感觉能看到整个皇家冶游的痕迹:微风中波光起伏的北海,和景山遥遥相忘的神武门,两角的箭楼巍峨雄武,九重宫阙,残阳似血,眺望一个皇朝最后的背影。

故宫里面却去得很少,因为不能接受。

旧时诸葛亮唱过《空城记》,而现在的故宫,也是一个空城:前廊下防天火的蓄水缸是空的,长巷里次第摊开的灯架是空的,就连一些宫室,里面的摆设也都全部撤掉,有些甚至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宠妃居住过的地方,现在连一点艳痕都无从寻觅。

就算走在残存的遗迹里,也仍然会有空荡荡的感觉。隔着窗户,看看储秀宫里不辨真假的被子几案,看看两边回廊上给慈禧做寿时的文章书刻,一切都很安静,周围是游客的唏嘘和导游的讲解,但是,不能让人真正相信这些是真的,像剥离了血肉的骨架,你很难想象它曾经生长在什么样的皓齿红颜上。

就在一百年前,这里还有很多人居住过。所谓的人气,是人在才有气,

有没有想过,尝试去想过这些人,一百年前的人的生活,一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活?

没有暖气,都是向阳的房子,但是到了北京的冬天,必定还是冷,有火炉也是枉然,所以会这么在意暖阁这个说法。垂帘听政,就是在养心殿东边的暖阁里。也像现在这样养宠物,一只小狗小猫在这里任性生长,北京犬这品种据说是八国联军带回英国,又从英国传回来的。然后春天来了,也和民间一样在长巷里牵着风筝奔跑,像《红楼梦》里写的那样,一把剪刀剪断了,叫做“散灾”。

并且,这个地方,还曾是中国古代时尚最早的发源地。

明朝天熹皇帝的张皇后用白绫和新的桑色绫做成像鹤氅式的衣服,被称做“霓裳羽衣”,崇祯的妃子专挑一种浅碧色的绫罗做衣服,因为在月下格外素淡,此绫因此便得名为“天水碧”,可见那个时代的时髦女性们已经在服装质地上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的探索。

然后咸丰的老娘孝全皇后还知道把七巧板从南方引进到北方来作为宫中的新年玩具。

那个时候,宫廷里流行什么,会飞速流行到民间,渐次铺开。像今天的《vogue》被称做是“时尚圣经”一样,旧时的故宫也必是当时流行的风向标。
   
可以想象一下彼时的热闹,一个个细柳腰身的宫女们在对着白海棠泣血的当儿,穿着实验出来的新装做模特状踩着花盆底走着cat walk,分外趣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