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的短信息 |
说起来,这样的考证究竟还算简单,72班武艺铁人5项都用上去,也不过是在一本书的前八十回里翻江倒海,载体足够小,10年功夫掼下去,总能够小有所得。
历史里的宫闱故事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时代足够久远,牵涉范围足够广泛,千头万绪,正史野史,遗闻秩事,各种各样不同的结局,所谓的信史,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深处。
在这5个人里,有人忠实于历史记载,他们的故事版本类同于对《新唐书》的一次白描:苏童的文字诡异绮丽,格非的文字沉实素净,但也许是对古代历史的临花照水,他们都倾向于把历史老实地写了一遍。如果你选择阅读史书的文学话本,未尝不可以选他们。
也有人从女性本位着笔,从揣摩被写体的内心挣扎本身际遇写开去,写她一生的故事。天津女作家赵玫为此甚至重新走了一遍西安,去感受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然后她从同情的角度入手,试图解释武媚是如何变成武则天的。然而一带上同情这种情绪,难免人物就会被美化或被原谅,最后会被变成宫闱言情小说的另种范本。也是有市场的吧?
还有人索性把故事完全电影化。北村的《武则天》,一上来就是小王子进入做过女皇帝的老祖母的宫殿,老祖母快要死了,在摧枯拉朽的黑暗的光影里,她选他来做自己一生历史的记载者。历史的细节在这里被作者的主观愿望所主宰,整本小说,更像一格格的电影分镜头角本,张艺谋最后会选他的小说,也许是因为这个吧。
私人爱好,我最喜欢的是早已经没有音信的上海女作家须兰的版本。在那部小说里,咸阳古道的诡谲残阳,映照在帝都千重万重的宫阙间,人性的阴暗面被刻画得理直气壮又充满悲悯。高宗年间的废后立后,只是这个迫切希望改革时政的有为皇帝的表面伎俩,只是最后,在权利与权利的交替中,他输给了更沉着更有生命力的武媚——他最开始给自己选择的政治砝码。这是史学家们都没想到过的角度吧。
思想起,那千年前唐朝的故事,像散秩的拼图,早已经凑不回原来的模样。考究下来的作家们笔下的各种版本,各人一个说法,倒有些《罗生门》的情趣。信谁呢?又不信谁呢?
反正千年后的人是不知道千年前的真相的,所以,版本考秩,无所谓真假虚妄,你愿信谁就尽可以去信谁,至少,你选择的,是你愿意眺望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