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人生态度 |
20岁终结
潘燕辉
我遇上过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拥有极其聪明的头脑,深刻而敏锐的观察力,平时博览群书,纵观各位大师著作,虽然经历未见丰富,但却早早就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每次和这些人相遇,都不禁感到一些惭愧。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这些人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几乎就一直停留在了那个状态。用他们自己的话解释来说:我们已经是精英了,作为精英一定坚持自己的思想,这个世界太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观点所同化,失去自己的坚持,将失去所有思考的力量。然后大多会给我举很多年纪大一些的人失去激情的案例。
听起来这种思路也有道理,也有不少为之叫好的拥护者。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些流传著作于世,他们所崇拜的大师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经历过改变自己思想的过程。我们在阅读
他们的传记的时候,都可以发现他们对以前思想的反省,对自己当年不成熟的感慨。如果他们当时也在年轻时坚持自己的思想,难道我们还会把他们的20岁思想视为经典么?坚持自己的思想不代表拒绝接受他人的思想,也不代表不做任何的改变,如果在20岁就做如此的“坚持”,只能证明一件事:你在20岁的时候已经“死去”,你抱住了人生中最初的20年,却放弃了后面的40年、60年……就如同一棵树,刚刚在开花的阶段就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却不知错过了果实累累的繁茂。
20岁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并不完全是一个年代。因为在众多的成功人物中,也经常会有20岁终结这种现象。当一个人做成一项事业之后,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那么实际上你离终结不远了。据说国内一家非常成功的大型的网络游戏公司开会的时候,所有高层对老总的规划持不赞成态度,这位老总拍案大怒:谁不同意,谁就走人。于是计划得以通过,但无疑的,这个计划成功希望并不大,即使他本来可行。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诸葛亮的谈笑用兵,相比很多国内大企业家的信心满满,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却大多战战兢兢,相当多的人都公开表示过,自己多次晚上做噩梦,甚至吓得睡不着觉。难道是他们天生懦弱?
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极度胆小,然后才能极度胆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