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正文(必填)赫本在Charade中的原始驱动力也太强大了,实在是令人奇怪,唯一的解释是,导演逼迫她这么做。据说当年票房就不好,因为观众不太能接受加里·格兰特和赫本的忘年恋——私以为观众倒是未见得不能接受年龄的差距,也就是差二十岁的样子,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何况裸着上半身的格兰特的躯体是没有年纪的;估计是多数清教徒实在不能接受她爱得如此之不变,或者说多变——不管那男人叫什么名字,怎么被证实了坏人身份,她都能不管不顾地扑上去,始终如一,莫非仅仅因为他是加里·格兰特?
藏在衣柜里的格兰特有着怎样的私生活?一向善于挖掘隐私的美国媒体不知道有怎样的答案,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西北偏北》里的广告精英模样,漫画化的忙碌开端,却有了无妄之灾,是每个人的心魔吧?生活得太平凡的中产阶层,时时渴望出轨,可是轮到真正地脱离常轨,大概没几个人能够承受。希区柯克惯于有奇怪而现实的想象,在广漠的农田里被撒农药的飞机射击的场面,是电影的经典镜头,也是我们很难想象的实体——某年有几个月在东北的农村晃,北方的广阔而荒凉的农村,收完了庄稼的农田上空,是发慌的蓝天,别无动静,甚至很难看见活物,而每个活物的出现,也确实能带来想象的空间。记得有次车行了半小时才看见一个拖着破车的牛,那牛白面花身,刹那间觉得它是鬼魂出游——换在荒凉的美国,牛换成了飞机。
格兰特是希区柯克的宠臣,可是始终没有以性感的面貌出现,就算是脱了衣服,也还是拘束的——也许就因为他的同志身份,和美丽的女人演起对手戏始终没感觉。在《捉贼记》中,他在海滩穿穿脱脱,却始终是个躯体极大的男人,也许是东西方审美的差别,太高太壮的男子不太像人间物,不能成为欲望客体。稍晚的洛克·赫德森,也是著名的衣柜同志,同样无端胖大,也让人奇怪,美国妇女们的欲望对象居然如此平庸。
好在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他和女阴谋家们谈恋爱的时间一向很短暂,只是紧张间歇的调剂,所以并不难演。电影里,他和女人们的复杂角力关系从不停止,最极端的是《深闺疑云》,以一贯的深情面貌出现,可是始终是被怀疑的杀人对象,所以那深情款款中带的全是讽刺,他演起来全不费劲,平素对女人的感情本来就是演绎出来的,不过是本色演出。
在Charade里,已经老了的加里·格兰特仍是本色不辍,勉强地和美丽的赫本谈着恋爱——全是她积极主动,恍惚是中了叔本华的诅咒,一心想和他繁殖后代,听见他准备和她结婚时更是疯狂。可是他却只是个想取回财物的骗子(最后暴露的官员身份不能说明他不是骗子),眼中灼灼的只有钱,也许越是这样无心于她,反而越有吸引力,他穿着西装洗澡的那出戏煞是风情,用风情来形容一个五十岁的男人很不好,可是那种在摄影机前坦然的搔首弄姿,又有几个男演员能做到?不由得想起了《甜蜜生活》里的冰山美人,也是无限制地在喷泉池里展露自己,衣服是没脱,可是被淋湿的,慢慢打开的躯体,是性展现的最好成绩。
也许是五十岁的时候,他才无所顾忌地暴露本性——在喷头下近乎风骚地打开衣领,不愧是情场老手——没有肉光,只有细小的肉感的小声的欢喜。
上次看印度版的《喜宴》,里面懦弱的男主人公的幻想英雄就是他,可是导演肯定觉得他过时了,只派给他中年滑稽的特征:躲闪,中庸,欺骗,似乎这些就是衣柜里的罪恶。男主人公最后抛弃他,显然被视为英勇的行为——英勇得那么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