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
张先生 公司职员 45岁
张先生前来咨询的时候,感觉面色很暗,会和咨询师寒暄,然后说几句自嘲的话,然后哈哈哈地干笑。这种笑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味道。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之后,才慢慢地打开自己,告诉咨询师,他来哪,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前两天,老婆有句话,让他感觉非常不舒服,所以,想来问问,这女人说话挺刺耳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孩子在浦西学校上高二,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为了让孩子学习方便,就在学校附近借了套房子,妻子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准备和孩子住过去。42岁的妻子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张先生提出也想随老婆一起去看看居住的地方。结果,在单位担任科长职务的老婆就把他讽刺了一顿,说,他这个做爸爸的,没在单位里混出个啥名堂出来,就不需要去儿子那里“献宝”了。为此,张先生郁闷了很久。
他反复地问,这是怎么回事情,她怎么这样说话的。他曾经也是风华正茂,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刚分到单位的时候,领导还挺重视的。但可能年轻气盛,性子比较直,对单位里的一些官僚作风看不惯,有时会仗义直言,在会上和领导还冲突过几次,后来一直就不太受领导重视了。现在年纪大了,脾气改了很多了,自己认为业务能力也是可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受人排挤。有几次提拔的机会,最后都不了了之,或者就是给了别人了,这让他一直很闹心。回家和老婆倒倒苦水,反而被老婆挖苦,说他没用。老婆老早就提出让他换个单位,但他觉得他所在的国有单位,稳定,效益还是不错的,再说现在都年纪一把了,越来越不敢搏了。
他说,老婆年轻的时候挺好的,能干、也蛮崇拜他的。可现在,他叹了口气,说,怎么什么都不顺啊,真觉得没多大意思了。他说,现在他喜欢上了喝酒,只有把自己喝醉了,晚上才能睡得着。
分析:
张先生现在处于“内忧外患”当中,有自身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家庭、工作事事不顺的局面。
一、人到中年的忧虑。人到中年,发觉岁月消逝,失去青春的容貌,活力也不如过去,看到年轻人的一茬一茬地出来,心中产生一份焦虑,我得好好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了,如果到现在还没什么起色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忽然间,就对所有事物的标准都提高了很多。在这个阶段里,中年人会变得很没有耐性、很不耐烦、容易对事情不满,而且少了容忍的度量。如果夫妻两人都处与这个阶段,都不能谅解和容忍对方,一些细小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剧烈冲突的导火线。
二、对于权力的渴望。中国的文化会让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单位上班,最好有个一官半职。如果没被提拔,就是无能,就是人生的失败。这种观念,本身就让我们产生了压力。尤其家里的老婆职位比先生高的话,先生的自我价值感就更低。
建议:
人到中年,要懂得接受现实,接纳“不够好”的自己,甚至学会“示弱”。40岁之前,为了拼位子、房子、票子,必须更强、再强。但是这个强使得自己所有的弱,都得不到表达,甚至不被允许表达。可如果不会示弱,你的弹性、宽容度就不够了。就像一个弹簧,不断被拉紧,拉到最后就失去了弹性。
懂得示弱,别人会对我们更加宽容,也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后退的空间。允许自己失败和允许自己后退,这样我们的灵活度、柔韧度就大了。
职场强人不知道示弱,还容易产生三种极端状况。
1、 在家在外都发脾气,这种人心理成熟度不高,容易情绪化,冲动。
2、
在家在外都压抑。这种人思虑较重,善于理解人,但是害怕冲突,每天都生活在压抑中,负面情绪没有出口。
3、
在外面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在家就暴躁、发脾气或者沉默,没话讲。因为在外面要顾及到人际关系,各方利益。可能比较累,到家里了,觉得不用讲究了,卸下伪装,或者随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不愿意多说话,而家庭其他成员因为缺乏有效沟通,也不自觉地用负面情绪回馈他,让他觉得不够温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张先生一直是个有脾气的人,但在外面可能一直压抑着自己,回家情绪表达就不会太好,或者只顾着自己的情绪,对家人的情绪不太敏感,这样,就容易遭到家里人的反击,反击之后,家庭就更不温暖了。两边的不愉快互相加强,就会影响到工作状态。精神上支持不住,就会出现心理困惑。身体上支撑不住,就会有不适。
那么,在家,在外,到底怎么表现是适度的?建议张先生在外面受到压力,回家需要倾诉的时候,以求助的姿态出现,而非迁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要理解妻子,妻子现在里外一把抓,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尤其作为女性,更需要丈夫的爱和呵护。所以,宽容妻子的抱怨,尽自己的力,把对工作的关注转移到对家庭的经营上来,花点心思,想点办法,为老婆,为孩子做点事情,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毕竟,家庭幸福也是衡量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另外,对于工作,换一种想法,让自己减负。从根本上说,如果人家能被提拔,我不能,一定就是我人生的失败吗?可能有人觉得没能往上走,在周围人面前有些没面子,有点抑郁。对不了解情况的人而言,他们的想法不是我们该关心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把别人看得很低。但自己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如果我们总把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当成标准,谁都没法帮助我们走出来。
对太太说的话:
我们要理解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事业成功,都有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有可能种种机缘巧合,丈夫错过了一些机会,但并不要因此全盘否定丈夫,甚至是挖苦。聪明的太太懂得不把事业、财富与婚姻爱情混在一起。回到家里,最好还是不要带着在工作环境中的心态和要求象对待下属一样来要求丈夫。
很多人都说自己能够接受批评,但是,别人给自己的批评还可以接受,配偶说同样的话就觉得特别刺耳。这是因为在夫妻关系里,内心的身份定位是两人平等,同时对对方是绝不设防的。如果没有允许两人共同讨论的预设机制,突然出现的批评会使对方把关注焦点放在维持对等身份上,从而做出抗拒反应。抗拒的不是对方说的话,而是那些话背后的身份改变:我不愿意你一下子变得比我高了。
所以,当妻子想和丈夫在平等的沟通讨论之前,应该做的事情是:
1、 先制造两人之间的和谐气氛,例如利用晚餐、散步等活动,在这时,绝口不提批评的事情。
2、
在那样的氛围里,两人共同商讨建立一种机制;如果有矛盾冲突出现,应该如何讨论解决。目的是不伤害两人的融洽关系,要在不引起争吵的前提下,共同讨论一些看法不一致的事情。
3、 找一些小事情,例如讨论下一个周末去那里吃饭,去测试哪个机制,使之完善。
4、
这时,才找一个自己状态较好的时机(也就是心境平和、思维敏捷的时候),去提出你对他的一些看法。
在这里注意:避免批评抱怨对方。没有人喜欢听到批评抱怨的话。经常批评抱怨的人是没有充分成长的小孩,他们希望世界的人、事、物改变,不满意这些人、事、物没有如他们愿望地改变。
避免嘲笑伴侣。感情关系中的两个人,必须有平等的地位才能发展出快乐满足的感觉,嘲笑对方是用直接的方式说,我比你好。或者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好。对方会产生被压低了,失去平等的感觉,是十分难以接受的。被伴侣嘲笑的人,心中产生的愤怒和报复的动力,同样的反击对方,或者就选择压抑自己,导致两人的关系会因此疏远。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怎么斗争,都是输家。所以,用爱、平等和尊重去维系两个人的关系,才能找到生活的好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