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优越未必利于参禅悟道——答网友一瞬已千年

(2008-11-17 11:17:28)
标签:

杂谈

    昨晚才从广西回来,今天打开博客,看到名为“一瞬已千年”网友下面的一段留言:

    也是在拜读《平常道》后得知您的,拜读了您的文章,突然有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恕我冒昧。
    我发现那些能写出长篇高论的人,或许都有个不错的家庭或是不错的生活环境,起点都略高一些,有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不算是忙碌的工作。所以他们有时间来写,亦或是有人故意把他捧高后才变的如此不凡。时间多了,闲暇时间也多了,可以参禅悟道,体会人生哲理,或是研究些与吃饭无关的东西就不是难事了,所以不俗。
    那么所谓的俗人呢?是不是整天忙碌?除了想孩子的明天、想生活外就再无其它呢?闲下来一个小时可能就浪费了一天的饭钱。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想那些,是不是就得不到人生的大道?是不是庸俗不堪?
在下并无不尊重您的意思,只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问了出来,希望萧然老师不要见怪才是。

    这位网友的话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所以想说两句。

    “一瞬已千年”提到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只有有闲暇的人才有可能思考,才可能参禅悟道。相反,为了生计奔波的人,一刻也闲不下来,因此没有时间思考,也就得不了道。这位网友的观点应该说有一定道理,但未必一定。

    首先,“参禅悟道”固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有时间、有空闲的人未必愿意“参禅悟道”。看看我们身边,其实很容易找到答案。在有闲、有钱的人中,可能用打麻将、“斗地主”消磨时光的人远远多于“参禅悟道”的人。所以,空闲以及比较优越的条件看起来有利于“参禅悟道”,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看到的很多情况却刚刚相反,往往物质越优越,反而更容易让人走向堕落,更别提“参禅悟道”了。

    其次,终日为生计奔波的人,的确看起来没有太多闲暇去思考、去“参禅悟道”。但是,同样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人就一定比上一种人更“庸俗不堪”。

    我一直认为,道也好,法也好,并不完全在经典(当然,在此并非反对大家读经)的条文里,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经文滚瓜烂熟,但无法融入日常的生活,那道还是别人的道、理也是别人的理。所以,所谓“参禅悟道”,念佛打坐是,柴米油盐也是。

    我身边就有不少所谓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但在我看来,他们的道性和德性都不低。他们有些人虽然生活困顿,终日劳碌,但却有一颗仁慈之心,乐于助人。比如我博客里提到的那位拉煤的老人,拉100斤煤才挣2元,但为地震灾区一捐就是1万多。我想,这样的老人他未必有多少时间去思考人生、去“参禅悟道”,一日劳作下来,喝上二两小酒,在大众浴池里泡泡,可能更是他真实的生活,但我认为,从某种角度看,他可能才是悟道者。

     还有一些人则生活困顿却生性豁达,能笑对人生。每次我看到一位在烈日下流着汗却能唱着歌劳作的人,都会心生崇敬之情,能够在艰苦中品出快乐甚至根本就把艰苦视为平常,是一种相当高的境界。

    上述两类人未必有多少闲暇去看佛经,但是他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在我看来却也是一种“参禅”,做的好同样可以悟道的。这其实就是所谓人间佛教或者生活禅的真谛。

    所以,在我看来,外在的一切不过都是条件,优越也好,困顿也好,对人的修炼、悟道并不能起决定作用,关键还看个人的根性。从心性上看,条件优越的人修炼,要克服的是抵御诱惑,而生活困顿的人修炼,要克服的是自暴自弃。对缺乏根性者而言,两者都挺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