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圣人有几个?

(2007-06-27 10:00:08)
 

    网友水彩留言说:“为了求得好的结果刻意积德是否不够善呢?”

    水彩的问题很复杂,我们很难回答是或否。因为善恶不能孤立地评判,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善恶,关键要看和谁比,标准是什么。

    比如,如果一条街上,10个卖西瓜的,9个缺斤短两,那么那一个不缺斤短两的就是善;和山西黑窑主比,能给劳工按时发工资,别打骂虐待,也可以说是善。相反,10个卖瓜的,9个不熟包换,那个仅仅不缺斤短两的就算不得善了;别的雇主不仅按时发工资,还给员工上齐各种保险,让员工享受带薪假期,那么仅仅按时发工资和不打骂员工也就算不得善了。所以,善恶评价是动态的。

    人类有喜欢怀旧的毛病,特别是对于社会风气,总认为过去要好于当下,故常感慨世风不古。  这样的观点我历来表示怀疑。

    你看,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就感慨世风日下,要恢复周礼。而后人也基本认为前朝世风要好于当朝。远的不说,从我小的时候起就常听大人讲,50年代民风如何如何纯朴。等我大了,又总听人们怀念70年代的人多么多么单纯,总之是认定了70年代不如50年代,80年代不如70年代,21世纪不如20世纪。人类如果真是这样一路走来,我们恐怕即便不退回到蛮荒时代也离灭种不远了。

    所以,在我看来,从古到今(除了个别的战乱时期),人类的善良指数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今人比古人坏不到哪里,古人也比今人好不到哪去。一个社会大善之人不会超过5%,大恶之人也同样不会超过5%,其余90%都是不善不恶的常人。

    都认为我们今天世风沦丧,但也却有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包括主流社会宣扬的一些楷模,那境界也的确令人钦佩。

    比如新疆的那位军医院长吴登云(好象是这个名字),不仅给病人输血无数,而且还多次给病人移植自己的皮肤。古人不过崇尚“脱衣而活友”,而这位能做到脱皮而活陌生人,如此境界莫说世俗世界,就是在宗教界恐怕也少有,佛的境界也不过如此。

    再比如香港那位大亨(好像是姓田),能够把自己亿万家产甚至包括汽车、别墅都全部捐出,自己七老八十了,却住在狭小的公寓,每天挤公交车出行,如此善举,就是散尽千金的范蠡也相形见绌。

    这5%大善之人的道德境界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因此他们只能作为偶像,让人崇拜。如果以他们的境界为标尺,恐怕就会有问题。因为,如果这样才算得善,那么天下善人就没有几个了。

    把大家可望不可及的善行作为社会善恶标准是有负作用的。如果你再有意或无意地强化这个标准,就会让世人得出“洪洞县里无好人”的尴尬结果,于社会稳定及心理就更加无益。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确立针对90%的大众稍加努力就能够达到的道德标准,让大家接受“做一份好事可以得到一份回报”,虽然看起来这样的善有私心在里面,并不完美,但却是现实的。毕竟我们这个世界,具有宗教牺牲精神的圣人太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