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北川中学冤魂的呼唤<十日走北川>图片日记连载16
走进地震后的北川中学,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昔日的几座教学楼成为一片废墟,其中一座五层的教学楼两层陷进了地下,只剩了三层骨架。
废墟中学生的课本书包等学习用具到处可见。
人们在这里放置了花圈,纪念那些无辜的生灵。
大地震给人们留下的记忆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尤其是那些被废墟掩埋的孩子们的爸爸妈妈!
废墟上走来一对中年男女,女的在废墟上一遍遍地呼喊着:“陈玮,陈玮……”
原来这是来找失踪学生的家长。大地震过去20多天了,他们明明知道孩子生还已经无望,但仍然怀着一丝幻想来这里打听孩子的讯息。
这女家长是北川县坝底乡白沙村的熊晓琴,听不到儿子陈玮的回声,熊晓琴泪如雨下。
熊晓琴说:"这20天里,我不断听到儿子在远方呼唤我,'妈妈,我在这里,你快来啊!我想你!'"
说完,熊晓琴擦了擦满脸的泪水,从包里拿出儿子陈玮的身份证和一张一寸照片:“15岁的儿子是个1.8米高的小伙子啊!儿子,我想你想得要发疯了,你在哪里呢?”
熊晓琴给我留下了3个联系电话号码,怕第三个号码记得不对,让我打了一下,通了,才放心。他一再嘱咐我,一旦听到她儿子的消息尽快告诉她。她说:“儿子不会这样离开我的。”
在她心里,儿子似乎远去,又永远地活着。
我哽咽着安慰她:“我会的。”
又一对夫妇背着一个编织袋来到废墟前。他们是擂鼓镇擂鼓村的卢志谊和妻子。
卢志谊刚叫了一声女儿卢瑶瑶的名字,便痛哭失声。
卢志谊的妻子坐在编织袋上,望着废墟,似在守望,又像在等待什么。她说,这些天来,她也不断听到女儿在呼唤她,"妈妈,快来救我啊!"
终于无望,卢志谊和妻子把编织袋背到了废墟一角。妻子打开编织袋,原来里面装的是女儿的课本、笔记本和玩具。卢志谊用打火机点着了这些东西。
我注意到,上高一的卢瑶瑶作业十分认真,其中一篇作文得了92分。
卢志谊的妻子终于控制不住感情,边烧边哭:“孩子,不让你考北川中学你就不听,你非要来这个学校,你爸爸想办法让你进了这所学校……这可咒的地震,这可恨的豆腐渣工程!”
废墟下的冤魂,你们能听见爸妈的哭诉吗?
他们背着烧剩的书本离开学校学校的时候,还不时回头张望,我理解,一丝希望还在他的心中萦绕:万一女儿还能回来……
从北川中学出来,回头望望学校大门,校门依然挺立在那里,一条“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工作”的大红条幅还依然挂在校门上方,昔日喜庆的红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这是北川中学千百名冤魂的呼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