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亮流水的日记<生命流逝>已让我“流逝”了快一年的时光了.日记里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大事小情,勾引俺着看了这一篇又想看下一篇.他从大学毕业那年(1987)写起,写了四年已是几百万字的巨著了.我跟他开玩笑(其实也不是玩笑):"亮弟终于有了一本死后能当作枕头的书了!"
焦波7月1日18时于北京西站东侧
生命流逝-145-因为那篇稿子俺激动得手捂足捣(图)

一晃半个多月没写日记了,我的日记现在不叫日记了,干脆改叫《半月谈》好了。
仔细想来这些日子也没有什么好写的:工作有工作笔记,上边领导要检查;家里的现金花消也有明细帐,老婆妻子要检查。唯一没有建立帐目的就是我自己的那些杂事儿,比如怎么想办法找编辑发表作品啦,心里觉得哪几位小姐漂亮有魅力啦;再就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还有我们那个可爱又混帐的儿子;另外,妻子她老人家也是不敢得罪的!
《青少年日记》来信了!他们说准备尽量采用我的一篇日记稿子。他们还让我把我写的夫妻日记邮过去他们看看,说如果好也能挑选着发表一些,说是目前这方面的日记稿子还不多。我前些天已经给他们写信问了,问问他们能否帮我把日记印成书。今天他们终于回信了,我看了特别高兴。我的日记有希望了,我有出头之日了!
投到《日月》编辑部的那篇叫《寻求》的稿子又没戏了,我已经把它取回来了。我跟我认识的那个年轻的编辑朋友商量,准备把我前两天刚写的那篇《父子之间》修改修改再给他送去,估计这次能有希望,我得咬住这个编辑不放才是啊。
我昨天又写了一篇读书自学征文,找找日报的老六也许能更有希望。我感觉稿子还行,这篇稿子我是饱含着激情一气呵成的,我是第一次因为稿子的事儿这么激动。
不知道大龙市的《小说》杂志近来怎么样了,我想把《寻求》再邮给他们看看,等哪天找来《小说》了解一下再说吧。近来我发的稿还不少,我想等以后能用的稿子会更多,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吧。
我规定每周二四六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我在办公室门上贴了通知,免得天天有人来借书,弄得我心烦什么都干不成。这两天脑子很累,等我把一些急需要办的事情比如说稿件问题办完了,我就好好地静下来休息两天。
(1991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 阴)
1991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该邮走的都邮走了!《寻求》邮给了《中国校园文学》,征文寄到了油城日报社,寄到日报社的稿子明天我再打电话叫老六帮着使使劲。题目为《心恋》的夫妻日记寄给了山西的〈青少年日记〉,我的下一项任务就是完成那篇准备上<日月〉的〈父子之间〉了。
寄稿件没有长信封,邮局的营业员建议我到附近的地球物理站办公楼去要,说他们那里有。我刚到办公大楼门前就看见了被我们撵走的校长余菊花,她好像也远远地看见了我。我很尴尬,我赶紧把自行车锁好,一头就钻进了他们的办公大楼,没敢再回头。妻子说我和余菊花是仇人,其实我跟余菊花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那只是一种人与人的较量心与心的较量,我们没动地方,她撤退了。
生命流逝-146-意外地跟曾经的恋人通了个电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