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爹俺娘"网友美文美图征集(48)王剑之单身老父 

(2007-06-07 10:52:37)
  1993 年除夕中午,艰难生活了 53 个年头的母亲,在病卧两年之后,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留恋和牵挂走了。

    当时,我还没有女朋友,父亲也才过了 55 岁生日。

    失去亲人的悲痛只能在年三十,本是万家团圆的这一天尽情倾泄,乡间规矩,为来年吉利,大年初一是无论如何不能哭的。

    家中少了一个人,而且她再也回不来了,房间里陡然显得很空,我心里也空空的没个着落。天上刮着些小风,刀割似的吹在脸上,新年的太阳升起好高了,阳光从屋东山头老桑树的枝桠间筛进门洞。我和父亲坐在门口晒太阳,都袖着手,默默无语,听外面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和孩子们在路上欢快的咋呼声。想起妈妈在世时对我的百般呵护,以后是喊妈再也没人答应了,我眼窝不禁又红了起来。父亲打开尘封已久的收音机,里面正有人在表演单口相声,“包袱”抖完没有人会不笑的,父亲笑骂一句,我也咧嘴想笑,大颗的眼泪却无声滑过脸颊。父亲见了,没有责备我,只轻叹一口气。

    过了正月,我不能再陪父亲,得回城上班。家中大小五间房子从此只父亲一个人进进出出了。

    听人说我离家后,父亲把家中彻底清理了一下。拆洗母亲盖过的棉被,红底蓝花的被面,是我母亲当年结婚娘家陪嫁,盖了许多年,母亲把它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那天父亲从拆线到搓洗,百感交集,一边干活一边流泪,最后攥着被面泣不成声。

    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母亲生前十分要强,只要自己能做的,不管是田里农活,还是家里杂务,她都不声不响地极麻利地做去了。如今母亲不在了,父亲一人在家能过得下去吗?临离家时,我十分担心。

    摆在父亲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做饭。家中砌的是土灶,烧的是柴草,这种锅往往是人越少越不好煮饭。从未煮过饭的父亲先是闹不清放米和水的比例,不是把饭煮成了稠粥,就是把粥熬成烂饭。火候也难掌握,把饭烧糊或夹生是常有的事。后来他想了一个主意,用饭盒放好米、水,搁在锅里煮,这样怎么烧,饭也不会糊;中午他吃一半,另一半挖出来,晚上往锅里加些水,烧成稀粥当晚饭。现在父亲厨艺还不错,每年春节我们回去,他一般不要我们下厨,他会挺得意地炒上几个菜来露一手。

    家中有几亩地,主粮是两季稻麦,在边边角角的十边地里,父亲还种了些芝麻、黄豆、玉米、山芋等杂粮。时下农村极少见到荞麦,父亲费了不少功夫寻来种子房前屋后地种了二分地。不少糖尿病人上门来要荞麦,父亲都慷慨送给人家。他只图几声感谢和尊重。

    庄户人家事多。除虫、薅草、施肥、收割,一样接一样地忙个不停。每天天蒙蒙亮,别人还在梦乡,父亲就已起床顶风冒雾、踩霜踏雪到地里干活了,干到太阳升起一竿高,再回家烧饭。他的活干得仔细而又快捷,田里几乎见不到杂草。村里有些女人就拿我父亲作比来训她男人:“你看人家大老爹,一个人忙里忙外,田头灶尾收拾得干干净净,哪像你这么懒!”

    父亲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难处。栽种脱粒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我的堂兄弟们常不请自到地帮父亲一把。他们并不图什么,父亲却一一记下,以后有机会他尽量还工给人家。堆草垛也不好办,他借个竹梯,先用铁叉叉几把草推上垛顶,然后爬上去,把草放匀,踩实,下来再叉草。一个人爬上爬下很不方便。所以我家草垛的根脚很大很粗,却堆得很矮,平时常有狗啊猫的在上面睡懒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又是 10 年过去。我长年在外,也就在春节时会携妻子回去住上几日。春秋时节我让父亲来南京住上一月两月,可他总是住不上几日又要回去。他说怕一家老小在一起生活久了彼此会生厌烦,倒不如住几日即回,这样客来客去,心里舒坦。

    我尊重他的选择,只要他在迟暮之年过得舒心、自在,也是我这个做儿子的所能对他尽的一种孝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