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中品一品叶福章
“都在酒里”,酒里到底有什么?
一个下午,叶福章连抽了四支雪茄。
味道,或许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但他优雅高贵的抽烟姿态,以及一缕轻烟飘起所产生的梦幻空间,却一定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话不多也不少,多了显得有些贫,少了显得有点傲。叶先生分寸把握得自然得体,久经风霜染成的银丝,给人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厚重。
厚重的分量,是一个男人应有的感觉。如果不是岁月的积累,就是千锤百炼所沉淀的精华。而一个男人在久经商场后仍然拿得起又放得下,并且收放自如,宛如一个深思熟虑的艺术家所描绘的秋天一样色彩层次分明,情节层出不穷,这是一幅多么难得的图景。
一个有感觉的人和一个找感觉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个活得有滋有味的人。
叶先生的滋味之于情色炫烂,之于红酒的香浓,之于人生的感悟,体会,往往是经过之后的总结,而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成本,还有似水流年的满目风霜。
那天他来成都,来中国会所,赶赴至爱亲朋的生日,怀抱两瓶红酒,带着体温,注入杯中,便已融入了滴滴深情。
品红酒,如品人生。情绪是用来营造氛围的,能说出来的,一定是一种没领会的感受,慢慢地知道结果,无言是最高的境界。而某一个心情的断点,都使推杯换盏有了充足必要的理由。
温饱过后,人们才发现自己不太小心,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同时不知不觉已经大腹便便。望着餐桌上的山珍海味,究竟有没有人晓得文化?
“都在酒里”,酒里到底有什么?
“酒逢知已千杯少”。究竟是酒少?杯少?还是知已少?
知已难觅,故尔一杯难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寻,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花马,千斤裘,忽而将其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一闷一舔,一深一浅,迷失的不一定是感情,或许是方向。
酒不醉人人自醉,月到中秋分外明;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谁?谁在乎?
关键是,要知道何时该深,何时该浅。这是分寸,分寸即文化。
60多岁的人,淡定自若,岁月不留痕。叶福章,人称“红酒教父”,饱满的精神还让人不忍心将老当益壮这样的猛词儿用在他身上。因为他年轻,年轻的风采就是敢于亮出自己。
教父,叶福章当之无愧。藏酒,收藏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有一种心情。
有一个买画人,给了卖画的女子500块钱。女孩子说:先生,您看错了,不是五百,是五千。
买画人说:就算我交的定金吧,改日请你喝咖啡,再把钱交给你。
最后的结局,女孩子连画带人一起交给了买画的人。
那女子现在是叶太太。
如果你想买醉,白酒比较刺激。如果你要渲泻,啤酒能制造气氛。如果你喜欢调情,红酒会穿针引线。
叶福章玩的是红酒,玩的就是情调。
专程去成都,只是为朋友的生日。其实这只是一个理由,叶先生的独来独往,只是为了享受生活。
业内人称之为“红酒教父”,足以证明他的地位。叶福章眼光独到,再加上事事亲历亲为,才有了今天斐然的成就。他拥有的名贵红酒价值以数千万元计,储存库里尉为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白手起家,叶福章以眼光独到疗名。1983年,他以每只港币198元购入了1982年的PETRUS,现在已经升值到每只30000元。80年代,香港只有少数人认识这种酒,现今它已是红酒的名牌了。
法国有名的酒厂好酒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叶先生却获得了一定的配额。不仅香港,就是在亚洲的酒商都要向他订货。他与法国酒商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PETRUS酒庄以叶福章的英文名出产了一系列红酒,这足以证明了他在这个行业的举足轻重。
一个能喝酒的人,但不是一个能喝醉的人。半梦半醒之间,叶先生会进入另外一个时光隧道。他的豪放与优雅、都会在杯中旋转动情的音符。
富翁们血管里的血都不平静,煮酒论英雄,英雄不问出处;以成败论英雄;看天下谁是英雄?
珍惜与享受自己的拥有,人生就快乐了。
(叶福章:香港富豪,美食家,有“红酒教父”之称。叶先生的私人雪柜长期保持摄氏零下85度,主要存放珍贵肉类。他相识天下,视野广阔,其私人酒窖所藏红酒极品为世人叹为观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