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投资数据分析与机会把握
张 崎
都说数据不会骗人,但有时候却不是这样。比如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7比1大胜巴西队,令东道主球迷伤心欲绝。两者的实力差距显然不应该有比分那么大,事实上赛后的技术统计显示,巴西队全场的射门次数超过德国,但他们把握机会能力太差,17次射门仅仅打进1球,而德国队14次射门却打进7球。
射门要转化为进球,首先必须得打在门框范围内,而且不能被守门员和其他防守球员破坏。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球队“得势不得分”,压着对手踢却被对方打了两个反击,丢球失利。如果不能把握好机会,那么很可能空有漂亮的射门数据,而不能转化为胜利。
投资也是这样,有的人每天忙进忙出炒短线,这个热点也追,那个概念也炒,买进卖出忙的不亦乐乎,给券商的佣金和给政府的印花税交了不少,但一年到头却没赚多少钱。相反,交易越频繁,出错的概率也越多,都想着高抛低吸,你“低吸”的时候对手方又何尝不是认为自己在“高抛”呢?
笔者认为,投资要分析数据,也要善于把握机会。比如你买的这个股票,过去几年的营业收入是多少,是不是处于增长趋势;利润率又是多少,盈利是不是持续提升;这几年有没有比较大的资本开支,能够给股东多少现金分红。这些数据,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都有答案,只要仔细研究可以得出一定的分析结论。但是光靠这些数据进行投资可能还不够,因为你看到的数据别人也都能看到。当然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人看来答案也不尽相同,比如盈利的增长,就有很多原因:是因为营业收入的增长带来的,还是毛利率的提升带来的,或者是因为费用控制得好,或者是出售了一些闲置资产,又或者是政府给予了一笔财政补贴。所以投资者不能仅仅为数据的表象所迷惑,而要进一步分析其实质内容,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近期股市比较平稳,上证指数基本保持在2000点上方小幅波动,很多蓝筹股都进行了现金分红,笔者粗略计算由于除权原因指数虚减了60多点。现金分红可以为市场注入较多的资金,同时除权后股价又低了一些,应该说投资价值更为明显。以除权后的股价和今年预期利润对应的分红数据推算,不少银行股的红利回报率已经达到8%,这是多年罕见的数据。
低位买入红利回报率较高的股票并坚持长期持有,在一个较长周期看盈利是大概率事件。海外有一位叫约翰-内夫的投资大师,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的温莎基金获得了14%以上的年复合收益率,超越同期标普指数近5个百分点。事实上,如果你买入的股票红利回报率有7个点,公司年均盈利能有10个点的增长,你的长期回报率很可能会超越这位大师。(本文发表于2014年7月13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