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建立一年一度的实验盘,寻找简单机械、可操作、可复制的交易模式。
目的在于:尝试大盘不涨情况下做到20%左右的正收益。同时看看做大家认为的垃圾股能不能赚钱。
2013年做到正收益的不多。我入市的四年,大盘从2009年底3277到2013年底2115,下跌35.5%。
在这么大的下跌幅度情况下,这四年的投资想要做到正收益更是不易。
回来看,单纯依靠低估值也很难保证有好的投资成绩,因为估值持续下移,资金也有利息。
所以,我不得不思考是如何在大盘不涨、甚至下跌的情况下,寻求有效的投资模式。
这也是我2010年初入市就已经在思考的。甚至基本上已经想好的,只是缺少交易导致常坐电梯。
我认为2014市场估值难以上升, 并且从投资的本质上思考,我们也不应该寄望于大盘上涨。
铺天盖地的新股,带来估值的长期下移。这也是非理性投资者的最大杀手。
为什么想到需要运用策略,因为希望运用资金管理的模式可以带来额外收益。规避、突破市场的不确定。
前提当然是在低估的基础上,运用资金管理策略适当锁定利润,弥补市场因素带来的电梯感受。
我选择五个标的,分别是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万科A、上汽集团、海通证券,适当分散。
理由:银行股不用说了;相对B股万科A股价离谱的低;上汽集团抗跌性强;海通证券弹性不小。
以100万元做为总的原始资金起步,分别买入15万元,剩余25万元空仓。保持稳妥的投资风格。
按午盘现价买入:浦发9.18;兴业9.58;万科7.50;上汽13;海通证券10.78。目标30%利润减持变现。
如果有个股目标达到以后,其他个股维持初始价格就再买入15万元。加仓还是保持20万元的节奏。
每下跌10%用剩余本金加融资买入20万元,先到先买,直到用完资金,控制最高融资不超过75万元。理论上还可以再买入五档。
如果每一档加仓买入的个股有了20%的毛利润,就减持,原来仓位不变。以此类推。
如万科下跌至6.75加仓20万元,一旦股价恢复至8.1元卖出这20万元的仓位,获利4万元。原来仓位不变。
理论上,如果个股价都不下跌,那么等待30%的目标利润,全部实现意味着整个资金收益22.5%。
如果实现五个档位(100万元)的加仓,并且到年底之前全部实现目标,合计收益达到42.5万元。
实际操作会比想象的复杂。不排除出现个股持股高度集中的情况。股价反复震荡可能会出现多次循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