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收益率财经 |
分类: 债市经纬 |
CPI走高 能抵御加息的固定收益品种有哪些
张 崎
交易所债券市场周四继续下挫,上证国债指数收盘报125.85点,比上日下跌0.11%,全天市场成交3.15亿元,同比略有萎缩。
从市场表现情况看,沪市35家上市国债约四成当天有成交,下跌的有7家,上涨的有6家,另有2家持平,其余皆无交易。多数券种涨跌幅轻微,010513成交2手,下跌近9%,对指数拖累较大。市场交易主要集中于2001-2003年发行的6家券种,约占全天国债总成交额的九成。
近期债券市场表现较弱,尤其是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持续回调,长期券跌幅尤甚,收益率普遍上升了30-40个基点。笔者今年以来一直认为CPI不断走高引发加息预期,尤其是近几个月来CPI持续高于3%,而周四统计局发布的CPI更是高达4.4%,远超过同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储蓄者的利益受到侵蚀。据观察,如果CPI显著超过存款利率一段时间,央行就有可能加息,这一方面是为了抑制通胀压力,同时也是保障储蓄者的利益。
加息通常对债券来说属于重大利空,因为利率走高意味着市场上的债券“昂贵”,债券只有通过下跌才能提升收益率,吸引投资者。一般而言,在加息过程中短期债调整幅度会小一些,长期债下跌尤为猛烈,这一方面是期限越长,利率要求越高;另一方面还要乘以时间,反映在价格上就是大幅度的下挫。当然有些债券品种具有利息补偿条款,即所谓的浮动利率债券,根据央行的存款基准利率加若干个基点,利率每年调整一次,这类债券通常受影响较小。
针对流动性泛滥,央行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周三晚间再度宣布从 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显然流动性管理仍将持续,但能否控制通胀,或许还要从源头入手。比如针对超发货币,可考虑允许企业保留更多的外汇,减少外汇占款;另外控制信贷总规模、引导货币资金进入投资领域、建立土地流转等新的要素市场等等,都是吸收流动性的措施。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下跌,部分企业债收益率回升较快,存续期不足5年的长虹债(126019)税后收益率接近6%,应该可以抵御1-2次加息风险。此外笔者也注意到有部分创新型基金,如同庆A(150006),存续期只有1年多,到期收益率在5.4%左右,远超过2年期存款利率;其他存续期稍长但到期收益率更高的品种还有估值优先(150010)、汇利A(150020)等。当然严格意义来说,如果股市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重大跌幅,这类创新型基金的收益并不是绝对保证的,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较小。(本文发表于2010年11月12日《新闻晨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0-11/12/content_45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