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板周岁稚气未脱

(2010-11-01 08:24:06)
标签:

创业板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创业板周岁稚气未脱

经过近十年精心筹建的创业板诞生一周年了,在这一年里,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3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6000亿元,就市场发展来说算是比较成功的。当然,创业板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并面临严峻挑战。

最受市场非议的是创业板畸高的发行价和资金超募现象,由于戴着“高成长”的光环,创业板股票普遍在询价过程中受到机构追捧,造成发行价格畸高,市盈率动辄上百倍,同时募集资金大大超出公司投资需要,造成资源的非有效配置。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机构询价存在垄断性;诸多散户投资者也比较盲目,对创业板企业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伴随着高价发行而来的,就是“造富”问题。统计显示,130多家创业板企业按市价计算已经“创造”了近500位亿万富豪。虽然这些股份大多还有锁定期,财富尚停留在账面上,但随着第一批28家公司上市满周年股份解禁日的到来,市场或面临抛售压力。事实上,为了规避抛售时间方面的限制,已有数十位公司高管在股票上市后提出辞职,以便股份限售期届满后在第一时间能够抛售。

此外,颇受非议的就是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问题了。201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业绩增幅明显低于主板和中小板企业,更有近三成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市场对此争议很大。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2008年以来整体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对于不同规模企业影响的差异,另一方面确实也有部分公司已经过了高成长期,本来并不适合在创业板上市,但可能因为申报方面的便利而由保荐机构推荐在创业板上市。对此,投资者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谨慎参与。

近期,深交所向证监会递交了关于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正式报告,建议及早明确地建立创业板不同于主板的退市制度。事实上,创业板只有实现有进有出,让经营不善和不符合要求的公司退出,让新鲜血液进来,才能保持市场的活力,也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当然,有关官员也表示,探索建立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证券民事司法救济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多方参与、风险均衡、有效便捷的维权模式,这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体来说,创业板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个市场就像笔者刚满周岁的女儿一样尚处在幼稚期,真正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多方呵护。(本文发表于2010年10月31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