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杂谈 |
鱼 尾
张 崎
朋友聊天,说今年自己股市投资不顺,在指数上涨近90%的大行情下只斩获40%的收益。这位朋友也是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股民了,见多识广,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可谓“面面俱到”,就连去年的熊市也几乎毫发无伤,为何今年会大幅跑输市场呢?
笔者问他是怎么操作的,朋友坦诚自己在去年底判断市场已经企稳,未来可能有一个反弹行情,于是在低位逐步买入。今年2月上旬,看看指数连续飙升后进行了减持,成功把握了“鱼头”;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这位朋友又于3月中旬逐步介入,并持股到5月中旬,可谓做足了“鱼身”。按照往年的经验,“鱼尾”行情不参与,毕竟企业盈利情况不佳,而新股发行又要启动,货币政策也可能微调,但是接下来银行、地产股和资源股接下来持续大幅走高,踏空大段行情。“真没想到这是条带鱼啊!”朋友感慨地说。
其实,在今年的大行情之下仍有很多投资者像笔者这位朋友那样远远跑输指数,频繁交易增加的操作成本和换股不当带来的差价损失是两个重要因素。打一个比方,投资者如同在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要么大闯红灯,要么停在绿灯下踯躅不前,或者就是干脆走上了岔路。
对任何一个想在投资领域收获成功的人来说,他们不能低估投资时的心理状态。股市赢家往往都拥有非凡的适应能力、杰出的技战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成功的投资者需要与众不同的非凡心态。然而,太多人受到了世俗偏见的误导,又有太多人接受了错误理论的灌输。
笔者想起技术分析大师约翰·迈吉的名著《股市心理博弈》,迈吉把他的哲学思想写入了对股票交易的观察之中。读者不要被《股市心理博弈》的书名所误导,它跟心理学联系不大,与博弈论更是无关。股票市场总有一些特定的术语、词汇,在被赋予一定意义之后,就成为了特定的语言符号。对于这些符号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的研究,不论是外在的还是隐含的,也不管是指示性的还是内涵性的,这本书就是要诠释它们。
迈吉试图提供一种实用的方法,以应对变化万千的世界,并指出投资者应该具备的成熟品质和特征:耐心、细心、周全的规划、自律、自信等。迈吉是怀疑论的拥护者,也是经验主义的实践者,他的方法论赋予我们以更理性的眼光去审视这个感官世界。从这一点来看,《股市心理博弈》的意义已不仅限于股市指导,它更多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本文发表于 2009年8月7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