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音语舞感受1
(2011-06-30 00:34:03)
标签:
转载 |
最近也参加了几次华德福音语舞的课程,挺有感触的。说是“舞”,但我感觉,回想起来,留下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受。难怪说这种活动是有疗愈作用的。
昨天下午的音语舞课,气氛异常的好,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热切的内心。几个练习很有启发,要记录一下。
1.第一个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我们围成一个大圈。每人向前走四步,每只脚落下的时候算一步,第四步的时候,后面的脚抬起来不跟上而是换方向向后走第一步,向后走3步,同样的第三步落实后,换方向向前走两步,第二步落实抬起的脚向后走一步,然后再换方向向前2步,换方向向后3步,换方向向前4步;这是向前的一个流程结束。这时候开始向后的流程,依然是4步开始,不过是向后,然后换方向向前3步,换方向向后2步,换方向向前1步,换方向向后2步,换方向向前3步,换方向向后4步,然后收回前面抬起悬空的脚,结束。我自己的发现,越是全力以赴的不想错,越容易出错,反而是放松的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容易走对。
象最后一个朋友分享的那样,仿佛自己的头脑观察自己的行动一样,而不是象以往用自己的思维控制自己的行动,越控制越出错。
2.大家用e的姿势一起向中间走去,然后穿过圆圈的中心,走到对面,转身重组圆圈。我后来分享,第一次比较出乎我的意料,那么大的空间,居然十几个人会挤作一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的别人走到了对面。老师就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冲突,我们只是相遇然后擦肩而过,不需要很多对抗和冲突。带着这种觉知,我们又做了一次。我观察到,我对面的空隙本来很大,但是随着大家的走近,就变得越来越小,我心里也越来越紧张,我赶紧加快速度,同时侧身通过,碰到了伙伴的手,但是没有对抗,只是温柔的碰撞。再后来,我慢下来,等在一群人旁边,似乎难于发现空隙,我想穿过去,只能绕道而行。还有一次,我没有绕道,等在那里,直到大家陆续散开,我才穿过去。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生活中也是,处在其中就有着急,但是耐心等待,或者认真观察调整速度或者扭转方向,就会有出路。
3.老师讲到孩子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只会用a:的姿势面对世界,所以很容易受伤害,但是他们还没有发展出可以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非常需要我们关注和保护。就像有个朋友最后分享的那样,他也上过很多课,学习过很多教育理论,知道小孩子是全盘吸收的。但是直到自己亲自体验了长久的用a: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那有多可怕和多痛苦,才切身体会到保护孩子有多么重要。
4.最后老师让我们分成四组,每组三个人表达四种元素(风火水土),每一组都很有突破的表达着。我们这组有个发现,似乎用声音表达,更容易泄漏我们本来所属的元素,或者说我们本来的主导元素让我们很难用声音表达不同的元素,用肢体动作容易得多。
每次课都很累,但是对精神来说,倒是一次很好的休息。能让人焕然一新。
昨天下午的音语舞课,气氛异常的好,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热切的内心。几个练习很有启发,要记录一下。
1.第一个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我们围成一个大圈。每人向前走四步,每只脚落下的时候算一步,第四步的时候,后面的脚抬起来不跟上而是换方向向后走第一步,向后走3步,同样的第三步落实后,换方向向前走两步,第二步落实抬起的脚向后走一步,然后再换方向向前2步,换方向向后3步,换方向向前4步;这是向前的一个流程结束。这时候开始向后的流程,依然是4步开始,不过是向后,然后换方向向前3步,换方向向后2步,换方向向前1步,换方向向后2步,换方向向前3步,换方向向后4步,然后收回前面抬起悬空的脚,结束。我自己的发现,越是全力以赴的不想错,越容易出错,反而是放松的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容易走对。
象最后一个朋友分享的那样,仿佛自己的头脑观察自己的行动一样,而不是象以往用自己的思维控制自己的行动,越控制越出错。
2.大家用e的姿势一起向中间走去,然后穿过圆圈的中心,走到对面,转身重组圆圈。我后来分享,第一次比较出乎我的意料,那么大的空间,居然十几个人会挤作一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的别人走到了对面。老师就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冲突,我们只是相遇然后擦肩而过,不需要很多对抗和冲突。带着这种觉知,我们又做了一次。我观察到,我对面的空隙本来很大,但是随着大家的走近,就变得越来越小,我心里也越来越紧张,我赶紧加快速度,同时侧身通过,碰到了伙伴的手,但是没有对抗,只是温柔的碰撞。再后来,我慢下来,等在一群人旁边,似乎难于发现空隙,我想穿过去,只能绕道而行。还有一次,我没有绕道,等在那里,直到大家陆续散开,我才穿过去。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生活中也是,处在其中就有着急,但是耐心等待,或者认真观察调整速度或者扭转方向,就会有出路。
3.老师讲到孩子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只会用a:的姿势面对世界,所以很容易受伤害,但是他们还没有发展出可以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非常需要我们关注和保护。就像有个朋友最后分享的那样,他也上过很多课,学习过很多教育理论,知道小孩子是全盘吸收的。但是直到自己亲自体验了长久的用a: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那有多可怕和多痛苦,才切身体会到保护孩子有多么重要。
4.最后老师让我们分成四组,每组三个人表达四种元素(风火水土),每一组都很有突破的表达着。我们这组有个发现,似乎用声音表达,更容易泄漏我们本来所属的元素,或者说我们本来的主导元素让我们很难用声音表达不同的元素,用肢体动作容易得多。
每次课都很累,但是对精神来说,倒是一次很好的休息。能让人焕然一新。
后一篇: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