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滋养生命

分类: 开始 |
歌唱日是芭学园上个月的活动,参加活动后没来得及把报道发上来我就去了海南,现在补发。
在芭学园官方网站上也可以看到关于此次活动的报道。
********************************
孩子在6岁之前,全身都是感觉器官,而人的听觉系统集中了人体最多的神经元。美妙的歌声可以通过神经刺激到身体各部位,从而滋养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2月23日一早,芭学园里欢声一片,歌唱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喜气洋洋地唱着歌迎接每个踏进学校的小朋友:“亲爱的桐桐早晨好,让我抱抱你吧!““亲爱的乐乐早晨好,我们去晨检吧!“被如此幸福的问候和邀请所感染,小朋友们也兴奋地唱着说:“老师早晨好,妈妈再见!”,连有些新入园的、还不舍得与妈妈说再见的孩子也被吸引着拉住了老师的手。
这天,是芭学园一年一度的歌唱日。在歌唱日里,大家无论想说什么话,都可以用歌声表达,旋律自选,随心所唱。
其实,芭学园并不只有“歌唱日”才充满歌声。在孩子们平时的日子里,也随时都会听到老师的歌声——晨圈、玩具归位、餐前、上厕所、讲故事、睡觉、上下楼、集合,排队等待……老师们优美舒缓的歌声无处不在。甚至喂孩子吃药时,老师也会坐在孩子身边,慢慢地轻声歌唱着,悠然而平静。没有了催促和威胁,孩子们连吃药也变得更加配合。
为什么老师们选择用歌声引领而非语言召集呢?教育者认为,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所处的情景中(如工作,读书,游戏等),他们还不懂得自己看钟表,然后停下手头的事情,转入下一项活动。当他们很享受地沉浸于某个环境中时,如果用语言的形式让他们停下来,会生硬地打断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的美好感觉,这对孩子是很不尊重的。而这种粗暴的方式,可能还会激起孩子反抗情绪——把刚搭好的积木踢倒,把工作材料丢得到处都是,拒绝归位,拒绝配合活动等。但歌唱的方式则柔和得多,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想象一下,几个老师一边轻声唱着歌,一边将玩具归位,那真是很美的场面,小朋友们在这样柔美的场景下很容易受到感召,自觉停下手上的工作,加入给玩具归位的行动中。
另外,通过歌唱也可以逐渐为孩子建立时间的节奏感:四季的轮换,节气的转变,一周中每天活动内容的不同,一日里不同事项的安排,都会有相对应的歌曲。这是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中逐渐建立“时间”的概念。
芭学园的歌有很多是老师们自创的,大都选择五音调式(“哆”、“唻”、“咪”、“嗦”、“啦”),这种五音音乐曲调温柔平和,旋律优美,节奏比较慢,非常适合儿童。孩子在6岁之前,全身都是感觉器官,而人的听觉系统集中了人体最多的神经元。美妙的歌声可以通过神经刺激到身体各部位,从而滋养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据说,人类早期的语言就是祖先们用韵律和节奏记录和传承下来的。在没有文字的时期,语言依赖歌唱而传承。原始的歌唱并不是因为要表达更深厚的情感,更不是为了娱乐。芭学园专门设立了“歌唱日“就是为了展示给孩子:语言,还可以这样表现。
歌唱日的上午,孩子们在自己的班级里表演各自从家里学来的歌曲,下午,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对歌。
因为是“对歌”,所以以绳为界,将孩子们按班级分成南北两队。孩子们站在自己的队伍中,能够观察到对方,直观地体会到“对”歌的形式感。
开场了!
“对面的队伍,请唱一首歌!”
南方队表演了一首《中国功夫》。小朋友们唱得荡气回肠,真是人小志气大。
唱过后,就要“挑战”对方啦!
“1234567,我们等得好心急!”
“孩子们,我们唱一首《丢手绢》。”
“咱们队下首唱什么?”
老师们先商量好要唱的下一首歌,然后告诉孩子们。每首歌都是以队伍为单位,大家一起唱。
不比不知道,小朋友们会的歌真多呀!首首都唱得有腔有调有头有尾。
全心地歌唱。
专注地倾听。
真诚地喝彩。
貌似还有人趁机借歌传情……
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小朋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还不熟悉规则,所以在队伍中很少开口。但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就会受到影响,下次歌唱日的时候,就会知道如何参与。
有过歌唱日经验的小朋友反应则截然不同。这位小美女迅速进入情况,闻歌起舞,立时窜红,成为全场焦点。一曲下来,所有人都为她热烈鼓掌。
随着活动的进行,南边队的士气逐渐有比北边队高涨的势头。
为了平衡气场……
一直没有露面的大李突然出现在北方队伍中!
在大李的带头高歌下,北方队军心大涨士气飙升。
有些一直努力歌唱的小歌唱家,已经开始有些累了。
为了给孩子们鼓劲,大李又冲到孩子们面前载歌载舞,“煽动”群众情绪,并让老师们取下了作为界线的绳子。
之前孩子们已经体会过对歌时双方阵容的形式感,这时需要让精神和身体都更放松。
果然,束缚刚一解除,孩子们的活力马上就回来了。
双方队伍融合到一起,不分你我。场面气氛迅速沸腾,活动进入白热化。
煽动者的得意背影。
“走过那草地度过小溪,穿过那山谷和丛林,拉着你那温暖的手,期待下次再相遇。“
大家唱啊跳啊,怎么欢笑都不够。
最后,歌唱日对歌活动在“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直到我们再相逢”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兴奋的心还没有落幕。孩子们意犹未尽地唱着跳着,跟在老师身后一路美美地扭着回班了。
明年歌唱日,我们再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