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是园里的园长开放日,会议一直从两点开到五点半,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除了两位园长,陈经理作为行政负责人也参加了答疑。反正我听着挺好的。一部分问题是事先收集的,园长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来回答。还有一部分问题是现场提出的,能回答的做了回答,不能回答的做了记录,家长的一些建议也都记录了。下面我们就拭目以待,看实施效果了。
很多问题看起来很琐碎,但真的从中可以感受到园方在教育方面的专业。两位园长都是从事儿童教育多年的经验丰富的老师,但凡跟孩子有关的问题,都可以从他们的回答中学习到很多。当然、也许、这不是所有家长都能体会得到的。参加会议的家长们也是各有侧重。我个人更加偏重于学习,谁叫咱是自己带孩子呢。
====================================================================
有家长说听到孩子回家背诵《三字经》。丁老师做了解释,《三字经》不是园里统一的教学规定,只是有些主班老师的选择,他们会在准备晨圈时领诵,以帮助孩子们安静下来,进入晨圈。效果也不错。
=====================================================================
有家长提到,在同班家长陪园时,发现班里卫生间的马桶中有小朋友的大便逗留,很久没有冲走。建议园里加强保洁工作的力度。但没想到丁老师花了不短的时间来解释,他会与老师沟通这个问题。因为大便之后冲马桶,这是需要老师帮助孩子建立的生活习惯之一。出现了这种情况,需要负责的不是保洁,而是这个班的老师。
=====================================================================
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能增加更多渠道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关于家长建议的拍照和拍摄视频,丁老师说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不适当的拍摄会使孩子的注意力由正在进行的工作转移到拍摄上,不利于孩子工作的深入进行。特别是还有家长喜欢让孩子摆个Pose啊那样的拍摄。根据以往经验,孩子小时候可能表现不明显,但四五岁以后会表现为不喜欢被拍摄,拒绝拍摄。现在班里老师进行的日常拍摄(非节日活动和生日活动的拍摄),也都会选择尽量不影响孩子工作的方式,比如躲在某个角落里低调进行。前几年的纪录片的拍摄,园方也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尽量不去影响孩子。但显然多少还是产生了影响。另外,孩子在镜头面前,未必就能展示真实的一面。特别还有老师们,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做到在镜头前能当作镜头不存在。丁老师自己就坦承,他一个讲故事很不错的人,面对镜头时也会啥都讲不出来。
======================================================================
关于孩子迟到。园里的周报表已经连续很多周提醒家长按时送孩子到园里。这次丁老师解释了原因。比如一个孩子九点多到园,换好衣服进到班里,即使在家吃过早饭到园里不需要再吃早饭,这时也快接近九点半了。这时其他孩子的工作(或者过家家游戏)都已经比较深入,孩子要想融入其他孩子的工作就会很费力。而独立工作的话,因为下个环节十点开始,孩子刚进入状态没多久就要结束工作,这对孩子工作的深入是不利的。所以建议家长们能够准时送孩子到园。
=======================================================================
关于新老师的培训流程。去年三月份的新老师,是集中培训一个月之后入班的。去年下半年入园的新老师则修改了培训流程。先集中培训六天,然后就安排入班。入班后每周六进行培训,连续培训三个月。经对比,后一种方式比前一种效果要好。所以今年的新老师将沿用这种培训方式。
========================================================================
关于仅有的几位男老师,当场差点儿出现各班家长争抢男老师的场面。有家长建议让男老师轮班。丁老师解释,这样的方式不但对孩子不利,甚至可能造成男老师的流失。本身男生从事幼教就需要面对相当大的社会压力,如果可以长期在一个班里与孩子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结,对于老师继续坚持这条道路也是一种精神支持。但是园里也很重视男老师资源。在接下来的季节增加了户外活动,并为男老师安排了适合的工作。届时户外活动的孩子们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男老师带领的工作和活动,没有班级限制。
========================================================================
关于年内几位老师的离职。丁老师坦承在芭学园当老师,压力确实比普通幼儿园大。他自己申请离职也不下十次,但最终还是被大李挽留下来。离职的原因也很多。虽然园里的待遇在同行业也算中上,但在北京这个地方,生存压力很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买房租房、结婚、生孩子等等都是很现实的生活问题,对老师来说也是。所以一部分老师选择离开北京回老家。有一部分老师是在从事这个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喜欢,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有一部分老师,可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有人出钱请他们开幼儿园。等等。
听完颇有感慨。芭学园毕竟不是世外桃源,也还是要受社会影响的。人各有志,我们确实不该对老师们或者园方有脱离现实的期望。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老师们毕竟年轻,老师生涯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人生中一小段尝试,对有的人可能就是愿意投注一生的事业。这不还是有人愿意留下来么,那是真有缘,是真心喜欢做这个,那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