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学园的秘密——玩具篇(1)

分类: 开始 |
这篇文章,是我访问芭学园玩具工作坊后做的一次报道,意在为大家解密芭学园的玩具选择之道及著名的芭学园木玩的制作背景。文中包含了很多李跃儿老师和芭学园教育督导李娜老师对如何选择儿童工作材料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其中第二部分全部取自大李老师的原文。希望能够给对此有疑惑的同学以帮助。
“芭学园的秘密”是一个系列话题,以后还会陆续为大家报道其他芭学园门外的大朋友们希望看到的,那些门里的故事。
文章比较长,分三部分发。
··············································
我们之所以给儿童玩具,是因为要让他们可以累积更多关于这个世界多采多姿丰富的经验。
芭学园的玩具加工坊
芭学园有一处秘密之所,专门handmade出品独一无二的灵气
芭学园有一处秘密之所,专门handmade出品独一无二的灵气,那便是芭学园自己的玩具工作坊。
清早,当芭学园的教职员工纷纷赶到学校,李师傅也像平日一样,走进自己的工作间。他收拾房间、打磨工具,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李师傅每天都坐在这间充满天然松木味的小屋里,雕琢童话般制作着各种质朴却充满灵气的木玩。它们是被芭学园的孩子们所熟识的、每天都在使用的工作材料,所有玩具的造型都是由芭学园的老师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
李师傅日复一日地工作,到底制作了多少玩具,谁也不知道,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指着屋外一片空荡荡的坡地说:“这里去年堆满了木头,全用完了。”
手工制作木玩,对木料是有要求的。榆木太硬,桐木太软,最好是松木,当然樟木也是上好的选择,但很难搞到。园里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囤积木头——有些是直接买的,有些去木器厂收的下脚料,还有一些干脆就是从各处捡来的。在李师傅的小储藏间里,就“珍藏”着几麻袋装修工地上收来的废旧楼梯扶手,这些木头虽不能制成玩具,但将它们锯成小块直接分发给孩子们,却是可以让孩子们练习手工打磨的上好材料。每到夏天,老师们也会将孩子们吃桃子剩下的桃核洗净晒干,留给孩子们在砂纸上慢慢打磨。这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耐心完成的工作,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他们可以看到一样坚硬的物品在自己的慢慢打磨下改变了形状,改变了质感,可以重新塑造它们的形态。这样的工作需要沉静下来,花许多时间独自完成,它非常好地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同时又能使孩的小肌肉精细动作得到良好练习。
最近李师傅收到新任务,他要赶制一批小拖把分发到各班。很快,孩子们就会有适合他们身高和体力的小拖把使用了。大李在家长培训上谈孩子们的工作材料时,还特别向家长们演示过这种小拖把,又轻又短,孩子们用起来很合手。“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孩子愿意积极地工作,不事事依赖别人,先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合适的工作材料。为孩子准备好大小合适的抹布,长短合适的扫帚和拖把,还有方便他们为自己倒水倒奶的杯子,餐后收拾碗碟的托盘和小架子……要孩子“自立”,成人要心到眼到,悄悄为孩子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当孩子需要时,它们就在那里。
除了制作新玩具,李师傅也负责修理园里所有损坏的玩具,昨天,又有一箱小兔子小马和娃娃屋的架子被送回李师傅这里,李师傅笑眯眯地看着它们:“很快就可以修好的。”
这是芭学园的阁楼,玩具收藏重地。这里井井有条地储藏着一箱箱崭新的工作材料,幽暗的灯光下,如中世纪城堡里的酒窖般充盈着神秘的童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