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7年2月5日
早春让人感受到创造的欣喜,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万事万物的兴起。当你注视着一棵稚嫩的新芽破土而出,你能够感知它那内在的生命的蓬勃。你知道,尽管它日后将经受无数风霜雨雪,或许还有人为的摧残,但它的崛起注定已不可阻挡。当然,早春在生机昂然的同时。也会不经意间展示出它简陋甚至是粗鄙的一面。
晚秋是无奈的,也是伤感的,它令人看到了万物无法挽回的衰败的宿命。但是,如果说早春之美更多地是一种朝气呈现的话,晚秋之美就是更加纯粹的美,一种沉静的美,一种事物抵达其最终境界之后的完美。我有个历史专业的朋友,一直醉心于南明小朝廷的那段历史,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南明时期南京的士大夫文化。我想我是能够理解他的,这颇有点像一些西方历史学家心仪于拜占庭帝国最后300年的历史,他们将它称为“地上的天国”,他们说,“时间在拜占庭内部是静止的”。
一个人的诞生、一棵树苗的萌芽,都是偶然事件,文明也是这样,它的崛起是极其偶然的,需要许多机缘巧合,而它的没落却是必然的,就像所有的生命一经降生早晚都将归于尘土一样。一个文明灭亡前的最后时光往往是它最为绚烂的的华彩篇章,这个时候,属于它内部的可以改进和完善的所有内容已臻极至,它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将它的最高形式呈现于外。我那个朋友让自己的思绪尽情地驰骋在360多年前的南京,在我看来,就像是我们在晚秋时节凝视着暮色中一片灿烂的枫叶林——在寒夜的风雪覆盖之前,它燃烧尽最后的热量,从而让我们的眼眸触摸到了自然中最动人心魄的美。
懂得欣赏早春的人是幸运的,他(她)将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而懂得欣赏晚秋的人是深刻的,他(她)洞悉了自然与人性的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