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与卡通时代的主角——写于96-98年间的一组社会文化评论(30)

(2006-12-24 11:38:00)
标签:

杂谈

 

    谁也不曾料到,卡通会成为当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载体,这是电视普及的最大后果。从《米老鼠和唐老鸭》到《聪明的一休》,从《变形金刚》到《奥特曼》……一代一代的卡通片取代了昔日跳橡皮筋等户外游戏,把一代一代的孩子牢牢地栓在电视机前。在卡通电视大获全胜的同时,出版界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卡通图书,从而实现了卡通对青少年文化生活的全面占领。

    今天,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卡通正一点一点被成年人接纳。现在,像《狮子王》、《玩具总动员》和《空中大掼篮》这样成功的卡通片基本上都是“拍给大人看的动画片”。两年前,北京的作家王朔和漫画家陈西林联手推出的成人卡通书《狗眼看世界》也受到舆论的广泛好评。据说,美国迪斯尼公司花4年时间拍摄了以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为蓝本的动画长片《花木兰》,我们虽然不知道片中的“洋”花木兰会是怎样一付模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花那么大的力气搞出的“大制作”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毫无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儿童。

    与卡通有亲缘关系的是电子游戏,同样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电脑普及的最大后果是电子游戏的大行其道。从动感十足的世界杯足球赛和金庸武侠小说,到高深莫测的天体物理学和华尔街股市,眼下,什么都能被制作成游戏。在台湾,著名的《三国演义》电子游戏已经出了6个版本,比罗贯中原著的版本还多!游戏的诱人之处在于,你能够随心所欲地推翻历史和现实。

    如果说,当前的文化正在“快餐化”的话,那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卡通和游戏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就文化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游戏和卡通的时代。我认为,这是大众在精神上胃口不良的反映,说明大众需要文化调味品的刺激。由于卡通强调的是视觉效果,它以极其夸张的形象和超乎常规的情节代替观念和思想,因此,在所有的视觉艺术中,卡通是最流于表面的。没有一个人会在一部卡通片中受到启示,会为一部卡通片而感动。用王朔自己的话来说,所谓“成人卡通”的功能“只是想让人轻松地笑一笑”。

    面对卡通文化的泛滥,正统的文化批评家一方面列举海外卡通片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又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只能无休无止地沉溺于对昔日《大闹天宫》、《三毛流浪记》的美好回忆之中。最近,著名的文化批评家余秋雨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他认为,卡通不是文学故事的简单化,不是文学的仆人,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有游戏感的独立世界。余秋雨甚至要求树立“卡通本位”的观念,呼吁人们对卡通文化要“向前看”。

对于上述观点,我基本上持反对的态度。在我看来,卡通培养的是对超自然奇迹的期待,而电子游戏训练的是对规则的熟练度,这两者都与人的创造精神没有丝毫关系,更谈不上什么“充满想象力……的独立世界”。而且,当代卡通文化的基础是电脑,因此,在卡通和电子游戏里,以电脑为代表的当代科学技术是唯一的主角,“人”找不到任何属于自己的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