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可奈何的“休闲”——写于96-98年间的一组社

(2006-12-19 22:14:00)
标签:

杂谈

 

    休闲这个概念的发现最初可能与双休日有关,但它很快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休”和“闲”,成为一个种风靡一时的时尚。

    人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当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休闲应该是一种临时性、调节性的安排。现在,它却被着意渲染成一种人生的基本态度。这是商业文化的一大杰作--贴上“休闲”这个商标,所谓休闲食品、休闲服装、休闲旅游就具有了大得多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如今,除了休闲消费外,甚至还冒出了什么休闲文学、休闲节目、休闲经济等等,不知道今后是否还会有“休闲思想”、“休闲主义”。

    一般来说,休闲总是与某种“趣味”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人们热衷于谈论的休闲,越来越多地传达出某种“白领趣味”,那就是名牌、音响、健身房、壁球、骑马、垂钓、高尔夫、赛车、游艇……总之,商业文化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价值就是:休闲是一种幸福,有些人生来就能够休闲,要想成为这些人中的一份子,你就应当大手大脚地消费。这种价值观无视下面这一基本现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所谓休闲(过去叫打发时间,现在叫休闲),就是看电视和睡觉。

    从另一方面讲,商业人士(主要是广告业人士)发出的休闲口号之所以会赢得如此出人意料的热烈回响,以至于形成一股普遍流行的闲适心理,也与商业文化有关。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调节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泛滥于当今社会的闲适潮实际上是对无所不在的商业文化的一次反动。

    有一位青年学者说:人在休闲的时候总会多一点善意,因为休闲是用不着竞争的;人在休闲的时候也会多一点聪明,因为只有利令智昏,休闲的时候总是旁观者清;人在休闲的时候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因为在休闲中人总是全凭兴趣干那些自己特别喜欢干的事;更重要的是,人只有在休闲的时候方能听到、看到、品尝到一些在忙碌时无法听到、看到和品尝到的事物。

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想法,要让这种想法成为现实,前提是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符合自己个性的休闲方式。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媒介广告左右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休闲方式,而对利润的渴求左右着媒介广告。在这种情形之下,所谓休闲,充其量只是一种商业操作的手法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