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汤茶话”:数字乡村战略(下)

(2019-05-19 07:23:12)
标签: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三农政策

it

农村电商

                                                                   三问数字乡村,做什么?

小汤:
我上网查过,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之下的一项新的子战略,好像目前还没有完整地颁布出来(注:此专访是在5月初进行的,半汤乡学院官方公众号发表于5月13日。当时,中办和国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尚未出台)。那么,汪老师,照你看来,数字乡村战略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汪老师:

对。关于数字乡村战略,目前我们还没看到官方的、成体系化的完整表述,而且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中的“位置”,似乎也未确定。例如,在2018年一号文件里,数字乡村战略,写在“七、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第三条;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里,写在“第九篇、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第二十八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第四节中。在这里,数字乡村战略,主要与保障农村民生、改善乡村风貌,尤其是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相联系。而在2019年一号文件里,数字乡村战略,写在“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第四条,与信息化应用,特别是与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产业应用及公共服务应用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些其实都是数字乡村战略应该包括的内容,当然,还不止于此。


数字乡村若要服务于乡村的全面振兴,就应该首先能全面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其作用的体现不仅在产业上、还要在产业外;不仅在农村增收、民生与公共服务上、而且在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治理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等更多的方面;在基础设施领域,不仅有“互联网+”,还有“物联网+”,未来可能还有“智联网+”等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这样看来,数字乡村的内容,应该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广泛得多。


就目前而言,我建议把数字乡村的内容,按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应用领域的需要、发展环境和基础,从国内“互联网+”、云物移大智、区块链、空间数字技术等发展趋势、资源与条件去梳理和评估,确定下一步数字乡村战略的内容与任务。让我们一起探讨和期待吧。



四问数字乡村,怎么做?


小汤:

数字乡村,除了谋划,更要行动,特别是对目前已经看得到、认得清,甚至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来的任务,我们应该怎样去推进和实施?


汪老师:

前面我们谈到,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于乡村全面振兴,因此,国家关于网络强国、国家信息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原则、大政方针和发展举措,当然也是我们推进和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需要遵循的指南。


结合屈冬玉副部长去年在“双新双创”博览会数字乡村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来说,我赞同他关于“立足农业农村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数字乡村发展道路”的三个观点,即:

1. 立足国情社情农情,建设有机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数字乡村;

2. 把握城乡关系变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乡村;

3. 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支撑“五个振兴”的数字乡村。

也赞同他关于“找准网络强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三个观点,即:

1. 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2. 夯实数字中国基础,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力提升农民数字化生活水平。


另外,关于数字乡村怎么做,这里想专门提请注意的还有三点(其实也是自己老生常谈的观点,这里点到为止):


一、关于数字乡村的推进机制。数字乡村战略,涉及诸多产业的、市场的、经济的内容,一些非经济性的、包括政府的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也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谈到数字乡村战略实施中资源投入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机制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回避不掉的问题。数字乡村的推进机制,要统筹政府与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特别在实践中需要在机制创新上着力。


二、关于数字乡村的主体。显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与应用的主体是多元的,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广大农民(包括新农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数字乡村要提高农民的福祉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提高,如何真正激发广大农民参与进来的内在积极性。农村扶贫的实践告诉我们,帮扶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固然重要,而被帮扶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更为根本。激发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也是如此。


 

三、关于农村电商的作用。去年我有篇文章,题目叫《电子商务:互联网+乡村振兴的标配》,结合不少地方农村人才外流的现状和以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教训,论述了乡村“互联网+”首先要解决有人在、有人用的问题,电子商务作为可交易、可增收的网络应用是其他各类网络应用的基础,是“互联网+乡村振兴”、尤其产业振兴的标配。这个观点同样也适用于数字乡村战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