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杜撰的故事

(2016-05-25 08:30:00)
标签:

苏东坡

尧帝

皋陶

杜撰

分类: 浮光掠影(艺文艺评)

苏东坡杜撰的故事

 

住在医院闲得无聊,拿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随便翻翻。

书中第四章写苏东坡和弟弟赴京应考,写到苏东坡的文章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此文谈到国家行政求简求宽的原则,但欧阳修误认为是好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他把卷子由第一名改为第二名,于是苏东坡考了个第二。实际上这是一篇名列第一的好文章。

只是苏东坡的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故事,颇为精彩。我先抄一段书吧:

……这位才子(指苏东坡)在试卷上随便引用史例,还杜撰了一则对话,却是史上少有的。他畅言奖赏宁可失之过宽,处罚若有疑问则应慎刑免杀无辜的道理。他写道,唐尧时代有一个人即将被判死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考官读到这则故事,不敢置疑,怕承认自己没有读过这些不出名的古书。于是苏东坡过关了。考完后,有一天考官之一的梅尧臣问他:

“对了,尧帝和皋陶的故事刊在哪本书里?我不记得在哪里读过?”

“我杜撰的。”小学者承认说。

“真的?”老考官说道。

“咦,圣君一定会这样做的,对不对?”苏东坡回答说。

这真是一个很传奇很有趣的故事。杜撰,即是无中生有,但杜撰得合情合理,让学富五车的主考官们都觉得像是真的,太不容易了,这是很考究功力的。

我看了有几点小感想:

首先,是观点让人折服。处罚时如有疑问就宁可慎刑免杀,这放在现代就是疑罪从无,苏东坡的观点很具前瞻性呀。并不是抓到先一顿暴揍,逼着你承认,签字画押,更不是拳打脚踢,把人半小时内就整死了,然后什么脏水都可以往你身上泼,反正死无对证。

其次,为了给观点佐证,编了圣君与臣子的对话,不过这杜撰的水平很高。皋陶是被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政治家、法律家,他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所以他会三次坚持处以死刑;但尧作为上古之帝,他的安邦治国以道德教化,以民为本,所以深得民心,在皋陶三次提出死刑时,他三次主张宽宥。这对话完全符合君臣的各自身份,让人觉得圣君是会这样说的,这是建筑在熟读圣贤之书基础上的,因为圣君的其他许多言行也是具备这样的精神的,并不显得是生编硬造贴上去。不像现在有的谎言让人一看就是假的,什么打坏了录像设备呀,什么跳车逃跑呀,什么心脏病突发呀,等等,真太恶心人了。

再次,杜撰了以后被问起时,该承认就承认,不要接着继续杜撰。要知道,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来圆,越编越漏洞百出。苏东坡的杜撰别人都挑不出毛病还承认了。本身就难自圆其说的谎言还编什么呀!

我并不是提倡杜撰,可是在我们这个杜撰成风的社会里,假话比真话多,许多真相都被掩盖了,但如果要百姓相信这些假话,起码编得靠谱一些吧。再说一句,如果没有像苏东坡这样的杜撰之功,还是省省吧,该承认就承认,给百姓一个真实的交代,把滥用权力、不按法律办事的不法官吏们推上审判台,绳之以法,这才是正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