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芳草地小学的日子

(2016-05-16 09:45:45)
标签:

芳草地小学

中央乐园幼儿园

神路街

砖塔胡同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我在芳草地小学的日子

我在芳草地小学的日子
 

1958年,我上到小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因为父亲被打成“右派”送到黑龙江兴凯湖去劳教,母亲下放劳动到江苏宝应,没人照顾我,就只好去朝阳门外的中央乐团幼儿园寄宿,并转到附近的芳草地小学读书了。

说起这个芳草地小学,现在可是蜚声中外了,是北京名列前茅的国际学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算起来今年是建校60周年了。我上学那会儿还没有今天的名气,但也是外交部子弟小学,无论是校舍还是师资,各方面的条件都是不错的听说后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两位王子在这个学校就读。

我记得中央乐团的幼儿园距离芳草地小学是不远的,我们每天走着去上学。不过走的是一条很宽的土路,两旁都是一些低矮的民房,有马车、汽车经过,就会扬起尘土来。

那时学校的条件算是很好的了,教室里是深绿色毛玻璃的黑板,老师的讲台是一层高出地面约50厘米的平台。我们每天都要用抹布蘸着水擦拭黑板,等干了再用干布擦。桌子是每人一个,可以把桌板翻起来把书包放进去。老师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老师上课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我们要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外跨出一步,站立在走道上,站成排,齐声说:“老师好!”老师回答:“同学们好!”大家才跨入座位再坐下来。我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来到了宝应实验小学,第一天上课,班长喊起立,我也跨到走道上,结果只是我一个人这样,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师姓黄,比较年轻,长得什么样,不记得了,叫什么名字也不记得了。班上的同学我也只记住了一位同学,他叫杨国英。

那时我很瘦小,也很柔弱,经常被别人欺负,一受委屈就哭。不知什么原因,杨国英和我很好,也许我们放学总是一起走,他的家好像就在我们幼儿园对面不远的地方;也许同情弱势也是强者的天性。由于他是我的好朋友,别人对我也另眼相看了。

杨国英身体很强壮,是学校的运动健将,短跑特别好,总是得第一。下课了,我们会在教室楼旁边的操场上玩双杠,但学生多,器械少,就会发生争夺吵闹的现象。我们只是二三年级,五六年级的同学仗着身高力大,总是欺负我们。那时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将”,就是班级打架的头儿,杨国英是我们班上的“大将”。

有一次,一个六年级的“大将”又来欺负我们,杨国英挺身而出,和他争执起来,那大孩子挥起拳头向他打来,他一闪而过,突然以极迅猛的速度冲上去,双手搂住那孩子的脑袋,一口就咬住了耳朵,那人一挣扎,耳朵半边耷拉了下来,鲜血直流,那大孩子吓傻了,看着凶猛如虎的杨国英,完全没有斗志,大哭了起来。

杨国英一战成名,在学校中再也没有人敢招惹他。当然,也更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也许我们是外交部的子弟小学,会经常参加一些迎接外宾和庆典的大型活动。记得有一次好像是运动会的团体操,我们训练了很多次。在先农坛体育场,排成不同的队形,走不同的路线。这些都很简单。最后是每人放出一只和平鸽。我当时很胆小,看到活生生的鸽子感觉很膈应,不敢去抓。我只参加了一次彩排。到后来真正表演时,只挑选了一部分同学参加,没有选中我。有的像我一样落选的人还为此哭了,我却暗自庆幸,因为我太怕那活蹦乱跳的鸽子了。

在芳草地小学上学的日子,每逢星期天,我就到我二姨家去。二姨家住在西城区的砖瓦胡同。二姨给我买了月票,星期六的下午,我从神路街坐到缸瓦市或者西四,再走过去。二姨总是给我做好吃的东西,说我瘦得像豆芽菜。而星期天吃完晚饭,我再一个人坐车回到幼儿园。那时车上乘客也不多,我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虽然我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1959年的年底,我随着母亲到了江苏宝应,转学到宝应的实验小学继续读书。

芳草地小学的这段经历,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对我来说,想起来也是十分宝贵的,那是我在没有父母的护翼下半独立生活的一种锻炼;不同环境的转变,与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的同学们相处,也使我对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更多层次了。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衷心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青葱校园栏目博乐将本文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

 

本文选录在《溪流》网络文化月刊2016年第5期“岁月留痕”栏目
衷心感谢《溪流》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