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印象:时空变换下的悉尼歌剧院

标签:
悉尼歌剧院港湾大桥世界文化遗产澳洲印象杂谈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悉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是我们此次澳大利亚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是在晨光熹微之中到达的,当地的导游兼司机接到我们没去酒店就马不停蹄去了悉尼歌剧院。
而接下来的行程似乎都是在围绕着悉尼歌剧院的进行了,我们分别在上午、下午、黄昏和夜晚从各个的视角围绕着这个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进行了远近不同的观察,真正领略了这个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多彩风貌。
我们最初是在皇家植物园中隔海眺望悉尼歌剧院的。这里有非常好的观景平台,当然也可以下坡走到海边去观看。隔海望去,是一幅壮丽的图画,别具风格的歌剧院,著名的悉尼港湾大桥都可以收入眼底;而高低错落的建筑,则体现了悉尼作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的风貌。
悉尼歌剧院的形状有多种的比喻,我最欣赏的是像修女的头饰的说法,而“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的美称,也是恰如其分的。
上午的天空非常晴朗,真正是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像洗净了似的。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PM2.5只有15,所有的人听了都咋舌惊呼。
中午,我们走近了悉尼歌剧院,和她有了亲密的接触。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贝尼朗岬角(Bennelong Point),三面临水,环境开阔。沿着海边的道路前行,前方是歌剧院的独特建筑,而左手边则可以清楚地看到港湾大桥的风姿。平静的水面上不时驶过船只,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派安宁祥和的氛围,让人非常舒心。
近处再看,歌剧院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
而步上平台,从歌剧院的侧面向外看去,又是另一幅景象,蓝天、碧海、绿树,一阵阵清凉的海风拂面而过,令人心胸豁然。那对面正是皇家植物园,是我们上午的观景点。可惜我们不能从空中俯瞰,但可以想见,那白色的屋顶一定像盛开的花瓣,而周围的蓝色海洋将花映衬烘托,婀娜绽放,妩媚娇艳。
下午我们走到了港湾大桥下,从另一个侧面眺望悉尼歌剧院,感受又不一样了。这时才体会到被称为船帆屋顶剧院的歌剧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而那些巨大的白色像贝壳的建筑群,就如同一叶叶的白帆,带着所有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的海洋。而她身旁驶过的各种船只,似乎是她的护卫与陪伴。
同行的朋友觉得有种要飞翔要跳跃的冲动,情不自禁地向空中跃去,我赶忙拍下了这个镜头。其实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产生这种冲动,不是什么原因,是那蓄势待发的航船的召唤,还是那沉浸缭绕的音乐的鼓舞?我想,应该是一种魂魄的力量使然,这就是世界经典建筑的魅力吧。
傍晚时分,我们登上了游船,在海面上徜徉,去品味悉尼歌剧院的另样风情。
夕阳西下,天空被晚霞烧红了,而沐浴在霞光中的悉尼歌剧院则像少女羞涩的面颊,面带绯红,脉脉含情。而随着游船渐行渐远,整个海湾都笼罩在落日金红的余晖里,华灯初上,骋目看去,令人心旷神怡。
暮色渐合,天空暗了下来,虽然遥远的天边,阳光还显现着最后的辉煌,水面上的波光一闪一闪,慢慢融入了夜色。远望那悉尼歌剧院的屋顶,还是俏立着,耸向天空,与周围的大桥、楼房浑然一体而又独领风骚。
当我们的游船返回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沉落了,余晖也失去了明亮。而城市的灯光亮了起来,靠近悉尼歌剧院时,会看到在高楼大厦万盏灯火的背景映衬下,那贝壳边缘发出的淡淡磷光,你会想到那该是贝壳中珍珠的光芒吧,那一定是传说中的夜明珠了。
到澳大利亚的第一天,悉尼歌剧院的多彩风姿让我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