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音清响静听琴(琴棋书画之琴)

(2012-09-19 09:14:53)
标签:

古琴

高山流水

广陵散

凤求凰

琴棋书画

分类: 浮光掠影(艺文艺评)

 

幽音清响静听琴(琴棋书画之琴)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个人修身的四项基本技能,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甚至大家闺秀、名媛淑女都必须熟习与精通。

琴,指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关于琴的创制者,文献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法,反正是圣贤所为,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述。

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理想与诉求紧密相连的,琴即情也。

说起琴的故事,我们自然会想起俞伯牙来。这位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师,被人尊为“琴仙”,遇到了钟子期,一个打柴樵夫,二人引为知音,到翌年钟子期却不幸辞世,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后以摔琴不复再弹而酬知音。我们在琴声里感受到了厚重的相知“友情”。

我们还会想起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年少孤贫的才子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富豪之女卓文君的芳心,二人相约私奔,上演了一出千古缠绵的悲喜剧,我们从中领悟的是“爱情”的真谛。

我们也会想起蔡文姬自弹自唱的《胡笳十八拍》,那琴声中蕴含的是迫嫁胡人的屈辱与含唇偷生的痛苦,更多的是思念故国家乡的拳拳之心,我们不难体会这“家国情”的深切。

我们还能想起的诸葛亮在城头优雅地抚琴,面对着司马懿的大军,耍了一出虚而虚之的空城计,使司马懿生疑而退走。那“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的镇定自若,充满了智慧与胆识的“才情”。

也许你还会想起“竹林七贤”的嵇康来,他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致祸,惨遭戮刑,临刑前他弹奏起那首千古名曲《广陵散》,旋律激昂,洋溢着金戈铁马之声、抗暴不屈之魂,这是一种特立独行“性情”。

幽音清响静听琴(琴棋书画之琴)

如果你是武侠小说的拥趸,你自然会想起东方不败边弹琴边杀人,任盈盈教令狐冲弹琴而爱上了他,赵敏向张无忌弹琴示爱,曲洋与刘正风临死前弹奏的那首“笑傲江湖”,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剑胆琴心”与“荡气回肠”这两个成语来,为这些 侠骨柔情”而激动不已。

我们还会想起耳熟能详的诗句来,白居易的“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将琴作为自己偕老的伴侣——专情;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何等的悠然自得——闲情,李贺的“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又是那样的洒脱超凡——忘情,李清照的“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道出了她的孤寂怅惘——幽情,苏轼的“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那旷达豁然的气度令人称羡——放情

琴,中国精神中感情的魂魄,它囊括了我们民族文化中几乎所有与情感相关的元素。古代的中国人是通过操琴来修炼自己的情商,培养自己的情操,陶冶自己的情感,愉悦自己的情怀,当那琤琮的琴声响起,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诗曰:

幽音清响静听琴,千古精魂入我心。

袅袅绕梁终不散,高山流水伴知音。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衷心感谢流金岁月圈子的推荐,得以荣登草根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说“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