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偕老意味着什么

标签:
白头偕老张小娴老病的人真心相爱将来的那个人 |
分类: 把酒论红妆(情感) |
最近朋友把一个PPT文件传给我,文字是香港女作家张小娴的《将来的那个人》。我一直很喜欢张小娴的文字,她很知性很睿智也很娴雅,对于情感,她的理解远远超过他人,她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可以当成经典语录来读,说明她的思考很深刻,而表达很透彻。
这篇《将来的那个人》,以前没有读过,或者读过了没有记住,但这次印象异常深刻。因为这篇文章说得是老年人的感情,而我现在已经步入老年。
还是先读一下她的精彩的文字吧(文章为节选,括弧中是我的理解,而且这下面文章中的“他”应该指的是男女双方的对方,也包括“她”):
想知道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当他年老、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愿意照顾他么?(必须根据自己或别人的经历,认真地设想,你必须接受他的一切,他的鼾声、他的放屁、他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他的唠叨、他的丢三落四、他的固执,甚至在他已经不能行动、不能言语、或者对你都很漠然了,而且需要照顾的时间可能很长很长,你愿意包涵、容忍且照顾他么?)
想到他老病的样子,你已经有点沮丧,那么,他绝不是能够跟你厮守的人。
爱一个健康的人毫无困难。
爱一个穷人,是一种选择。
爱一个老病的人,是命运。当健康离弃了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我们还能够爱他么?(这当然取决于健康时双方的感情,取决于彼此间的关爱与理解。爱情的基础深厚,才有可能在健康离去了以后,依然如故。这与婚姻的时间并无绝对的关系,有的一见钟情就好像前约三生,有的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却形同路人。)
也许是几十年后的事了,但是,你现在就会知道他值不值得。
你到时候依然能够爱他,也还是不够的。当你同样年老、病在床上的时候,你愿意由他来照顾你么?(这一点很重要,彼此以对方为唯一的依靠才是生死与共,如果你根本不想让他来照顾,只想到反正我有孩子,或者到时我去敬老院,我不会麻烦你的。持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会把对方同样视为负担,就不可能真正对他好。为什么称你的另一半,就是说你们两人原本就是一体,不可分割。)
只要他在,你就放心了。那么,他是你寻觅的人。
你只希望他是个来探病的朋友,而不是夜里抱你上厕所的人,那么,你要找到人,也许不是他。(这句话说得太好了,陪伴应该是心理的依托,而不是一个保姆或是护工,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他会在你的身边,会照顾你,体贴你,安慰你,呵护你。他才是你要找的人。)
在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想念的那个人;还有,在那个人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怜惜的,才是彼此将来的那个人。(这就是相依为命,这就是刻骨铭心,这就是心心相念。)
中国有以死相托付作为知己的说法,其实完成一个死者的托付真不是最难办到的,而将死不死,接近死亡又杳无结束之期的照顾才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照顾一个可能不会再对你表示回报、表示感谢的人,你还能悉心对待他吗?这真是考验感情的一个重要关键。
人们在祝贺一对新人结婚时,都喜欢用“白头偕老”作为祝辞,可偕老意味着什么呢,也许都没有仔细想,两个人是不可能一起健康生活或一起卧床患病的,在正常情况下更不可能同时撒手人寰,总是要一个比较健康的人照顾另一个健康先行离去的人,总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先行送走。这个思想准备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因为这是很遥远的一件事。
但是,我们有必要想一想这个问题,面对着你的另一半,问一下自己:他是你要找的人吗?你愿意在任何情况下,陪伴他,照顾他,和他白头偕老吗?
只有两人真心相爱并经过多年生活的考验彼此了解、接受、容忍了对方,才能真正白头偕老;只有双方把自己的生命与对方的生命完全同一看待,任何情况下先为对方考虑时,才能真正白头偕老;只有默契到双方无须语言与眼神都能彼此心知,两人的思想完全同步融为一体时,才能真正白头偕老。
白头偕老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愿天下更多的夫妻能够白头偕老!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