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白日梦

标签:
白日梦弗洛伊德中奖心理疾病畅想 |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
常听到人在议论一些不实际的空想时说:“做你的白日梦吧!”
于是,白日梦就成了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幻想的代名词,而做白日梦则是讽刺不想脚踏实地地行动、只想天下掉馅饼的美事或幻想根本无法成功的结果的比喻。
其实,做白日梦是件好事,除了一些病态的妄想狂,对一般人来说,常做白日梦,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做白日梦,就是在大白天找个机会闭上眼睛,驰骋自己的想象:
可以幻想一下自己中了彩票大奖的感觉,怎么去花这笔钱;
可以来一次精神会餐,感觉一下在顶级酒店吃鱼翅鲍鱼的滋味;
可以设想自己站在领奖台上,自己的发明、著作、表演得了国际大奖;
可以觉得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人,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瞩目;
可以畅想身处异域,在周游世界;
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大侠,飞檐走壁,用自己高超的武功教训那些贪官污吏、屑小之徒;
可以将自己变为灌篮高手、舞蹈皇后、超女/好男儿、跨栏冠军、网络红人、畅销书作家;
可以在朦胧中与你心仪的异性缠绵,诉说衷肠……
尽管大胆地去想,去领略富有色彩、富有诗意、富有情趣的情境,在这种美好的情境中让自己紧张的情绪舒缓,让疲惫的神经松弛,让压抑的感情释放,让枯燥的生活丰富,让闹心的烦恼走开,让欲望的渴求满足。
在弗洛伊德看来,做梦的一大特性是,梦乃愿望的实现。就此点而言,白日梦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白日梦的内容直接受到明显的动机支配。白日梦里的情境或事件,都是用来满足做白日梦者的某种期冀或欲望,包括性欲、情欲、权力欲、自私野心等。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当研究对象做白日梦时,他们的脑部看似“正在休息”,实际上却相当活跃。
亚特兰大松河心理治疗协会的心理医生魏斯也表示,导向正确的白日梦有益身心健康,因此他有时会用这一方法诱导心理疾病患者走出眼前困境。
可以说,做白日梦,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治疗,它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方向,避开造成心理压力的现实,进入美好的童话世界,而得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做白日梦,不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也不是在意识特别清醒的状态,而是在半睡半醒、亦真亦幻的边缘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梦幻般的陶醉。
做白日梦,是一种主动行为,也是可控制的行为。因此,不要去想象丑恶、虚假的东西,不要沉湎于痛苦和悲伤不能自拔,更不要在怨天尤人中回忆失败的过往。
当你从美好的白日梦中醒来,应该感到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满怀信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如果有可能,做你的白日梦吧。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