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庵品茗

标签:
紫金庵罗汉造像碧螺春皎然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去苏州东山旅游,紫金庵是必游之处,而最负盛名的则是庵中的罗汉造像艺术。
座落在果林葱郁、绿阴簇拥的山边古寺当然可以使你大饱眼福。站在一个个神态各异、呼之欲活的罗汉面前,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同行的不乏啧啧称奇者,也有人只是凝神注目,留连而不忍去,也有人只是走马观花而已。
我不懂造型艺术,只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那一尊罗汉可能是来自远方的天竺国,黑脸蓝须,抱着一只猴子,在听着什么些许动静呢。我觉得他好像在和我交流,揣度着我的心,可惜我却不知他要说什么。有一尊名曰“愁思”罗汉,一手拍着腿,一手掂量着,目中有光而无神,表情似愁非愁,似忧非忧,令我蓦然一怔:难道佛爷亦有解不开的怅惘?
随便看看,给我的感觉似乎差不多。我忽又生奇想:像我辈这样带着观赏的态度视佛,未免是一种亵渎。佛是不应该作如是观的,这倒令我平添几分不安。
大殿后有听松堂,红木桌椅,窗明几净,是一个幽雅的茶室。走了半天,腿乏心倦,还是坐下啜几口清茗吧。
久闻洞庭东山产的碧螺春是绿茶中的魁首,这次才知名不虚传。我学着同行的老茶客,先在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一杯开水,撒入一小撮蜷曲如螺、茸毛遍体的茶叶,但见纤纤条索,迅速下沉,徐徐地舒展开来。这时,水色口渐透出翡翠般的青来,一股幽香悠然溢出;略呷几口,还无甚特别。稍停,再注入沸水,此刻香气更郁,茶入口中,略涩而微甘;再啜,则觉齿颊生香,神为之提;待又注水,三入其口,茶色渐浓,顿觉喉清心怡,回味清长隽永。我醉了,醉在这绿茵茵的茶里。
周围的人都在认真地喝着茶,一种虔诚的态度。茶在每个人的齿颊间流动着,又顺着喉咙咕咚而下。整个茶室的氛围是肃穆的,浓郁的茶香里飘散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在钟磬悠扬的山中古寺,微风送来缥缈的篆香,时不时走过几个手捻佛珠面容沉寂的僧人;你和周围的茶客在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轻言慢语地闲聊,这是何等地惬意呀!我心不禁欣欣焉。
喝茶可以悟禅。――我恍然了。
佛是应该在这宁静中参悟的,所以有面壁之说,所以寺庙大都在深山之中。可是人的七情六欲,只是隔绝尘寰就能泯灭吗?那,罗汉为什么还有的在痴迷迷的喝酒,有的在惨兮兮地在挖心?为什么有的笑,有的愁?其实,何须面壁打坐,只那一杯清茶,澄澈透明的香茗,便可使人宠辱偕忘,慵倦顿消。诗僧皎然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真是至理名言!
我悠悠地呷着茶,回味茶中的禅味儿,那么醲酽,那么深邃,那么厚重,渐渐,心也随着清明的茶水变得平静浏亮了。明代陆容有诗: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各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佛、茶、诗应该是相通的。——这便是紫金庵给我的禅机。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