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呼啸从天降——瀑布赏美漫笔


标签:
瀑布庐山梅雨潭黄果树三叠泉尼亚拉加旅游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人们的审美感受首先取决于对周围世界自然、直接的感知,大自然中的风光,以其色彩的艳丽和谐、形状的奇特优美、声响的悦耳动听、组合的协调,形成独特而完美的情境,使观赏者产生愉快的“审美反射”,进而通过联想、移情,达到更高级的“审美理解”。而审美理解的深度,则往往取决于观赏者对被观赏对象融合着意味的直观性把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在何处”,抓住被观赏对象的美学特征。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上倾泻下来的水流。瀑布以其陡落的水势与周围的悬崖峭壁构成一种壮美的情境,更以其飘曵跌宕、变幻多姿的丰采,吸引着古今中外众多的旅游者。
瀑布之美在观其“势”
唐代大诗人李白咏庐山黄岩瀑布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历来脍炙人口,道出了瀑布磅礴飞泻的气势。其实,黄岩瀑布只是瀑布中的小弟弟。从长河三峡中的巫峡口北岸,经过幽深秀丽的小三峡,来到古朴神奇的大宁河庙峡,可以看到河西岸龙头山,有一道瀑布从百米多高的高险巉岩上飞出,像是从龙口吐出。每到雨季,飞泉如箭喷射,水柱像银光飞舞的玉龙,竟掠河而过,日光之下,光彩夺目。如果驱扁舟顺流而下,仰观飞瀑五颜六色,气势雄浑,真仿佛从天而降,令人如入神话境界。瀑布的动势,给人以豪壮的激发和昂扬的兴奋。
瀑布之美又在闻其“声”
有人把瀑布比作“山间的竖琴”,是毫不夸张的。位于贵州镇宁县境内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从安顺县登车前往,行约40公里就可以听到如雷鸣一般的轰隆之声,震天动地,似万鼓齐鸣,撼人心肺。真是未见其景,先闻其声。走到瀑布近前,只见万点水滴纷落如杨花柳絮,溅在潭上,落在石上,悉悉索索,清脆悦耳,如落玉盘,夹杂在訇然的大合唱中,听起来别有一种情趣。
瀑布之美还在赏其“形”
说到瀑布其形,散文巨匠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如果说梅雨瀑给人以一种清新淡雅的秀美,那么庐山三叠泉给人的则是一种威武雄浑的壮美。位于五老峰东、青莲涧下源的三叠泉由三级奔泻跌落的瀑布构成,总落差达120米,被称作“庐山第一奇观”。前人形容它。“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飞龙走潭”,站在铁壁峰下仰观,三叠瀑布如百幅冰绡,万斛明珠,五光十色,千姿百态,令人叫绝。不过,要说起瀑布分级跌落的曲折之美,要算闽东周宁县的九龙漈十三级瀑布最为诱人。这束瀑布从海拔800余米的高山上,直扑而下,层层叠叠,曲曲弯弯,而形状各异。第一组第二级瀑布落差47.6米,宽80.5米,好像一幅洁白的门帘;第二组第一级瀑布从两山夹峙中喷泄而出,中部有剑齿状巨石突出,水流激越,像是从“牙缝”中射出,故名“龙牙瀑”;至于最低一组四级瀑布,像是在进行花样表演,层层水流舞姿各异,第一级从高处冲出,像空中飘舞的白绸,第二级随山崖左转右旋,斗折蛇行,如欢腾的玉龙,第三级舒展开朗,以高屋建瓴之势泻落,似银河倒挂,第四级则汇洪流落入峡谷深处,宛如脱缰野马从天而降。
瀑布的神韵是很而咀嚼的,面对瀑布,心驰神往,展开想像的双翼,去拥抱山间巨龙的肌肤,是会产生良多的感受的,这会使赏美的情趣跃入一个新的高度。著名的诗人王辛笛有一首《尼亚拉加瀑布》的诗,便是他欣赏瀑布美景后不胜愉悦的真实表露,兹录下供旅游者品味之。
如猫的雾爬行于路上
树端摇撼一片天地之声
是千百外的源头水
拔木穿崖
澎湃汇聚
澎湃汇聚一齐来
都只为到此长空一泻
喷玉迸珠
液体成固
剖裂地球的心脑肝肠
你不能叹息逝者如斯
却只想赞美说
好一股自然的伟力
从洪荒世界奔放到今天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