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农:梅花开时不开门丨私享

标签:
转载 |
分类: 看图说话 |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04c1f613b71b4dfda26cdaab36e5569d.jpeg
金农:梅花开时不开门
文丨石力
图丨金农·梅花册
扬州,这座有着24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经历过三次历史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六朝时期,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清代中期。清代,两准盐运使署设置于此成为全国盐运集散中心。当时盐税占全国赋税之半,而扬州又占全国盐税之半,成为清王朝重要的经济命脉之源。许多盐商大贾集聚扬州,盐商的财富是惊人的。“富者以千万计”,“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经济必然影响文化,在盐商中,以有文化有修养为荣。在“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世风影响下,很多盐商大贾,喜欢附庸风雅,不惜重金大肆收购书画。当时,很多诗人、书画家纷纷涌向扬州,故有“海内文士,半在维扬”之说,在这种情况下,扬州八怪”产生了,而金农可以说是扬州八怪中艺术成就最高者。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4ec95127e3c842cf85f3b74615246655.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7203b7ed078f48578a577238370c9b99.jpeg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曲江外史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人生际遇坎坷,平生未做官,乾隆元年(1736年)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生平好游,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金农先生的拿手好戏是他的梅花和漆书。八怪之中,金农似乎是个领袖,首先是诗好,说到诗好,更可以说是八怪之首,郑板桥都好像要让他一步,画家与画家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原是不能相比的,各是各的事,各有擅长。金农作画喜欢同样题材反复来画,比如这首:“树阴叩门门不应,岂是寻常粥饭僧。今日重来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金农以这首题画诗反反复复画过许多幅画,每一幅都好。一个和尚在那里敲门,浓郁的树从墙头里边直长出来,那境界出奇得让人向往。为了一枝藤杖,这个出家人又来了, 而这又是个风雅得紧的出家人,一个看山比持经念佛都看得重的出家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fd3d54d92a02475187ae1f69a286afd1.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280cb1c5e6fb46859dca5d32802af375.jpeg
梅花自古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不仅有清雅俊逸的风度,历代文人还赋予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金农在仕途上的不得意以及生活的窘迫使得他对于梅花有特殊的喜爱,并流传了许多与梅题材有关的绘画作品。金农的梅花,清新淡雅、笔墨简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金农画梅,不是一枝一枝长起,也不是一朵一朵开起,而是一长就是一大片,淡墨浓点,真是风雅至极,是浩荡的春风手段。春风要花木从冬天里醒来,原不在摇一枝拂朵慢慢下功夫,而是铺天盖地!站在金农的大幅梅花下,真是让人一时不可捉摸,不知此画是从何处下手,百杆枝千朵万朵的感觉分明让人觉得你已身在梅林。梅花从墙头那边过来,简简单单却有意韵,画面上没有人,却分明又有人在,这个人正立在墙头之下仰着头看别人家院子里的梅花。不知是谁的诗:“梅花开时不开门。”梅花在古人的眼里真是性命,不开门一是要自己看,二是怕俗人扰了梅花的清韵。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9e8be40772e24c239536e80b579a0f01.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3a16af0845da49448f576530caf22980.jpeg
金农之好,是随笔点染,全不问技法过不过“法”字那一关。比如他的荷塘,一点一点,十点百点深深浅浅的绿便是那荷,一道小小古典廊桥便是看荷的地方,这样的题材他画过不止一次,那荷塘的廊桥之上是有时有人,有时没人,有人没人都没什么关系,那画面总是很吸引人静中的一种热闹,花开总是热的,没人却是冷清,这便让人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这心绪又说不清,他的画里总是有许多说不清的东西在里边。你想提意见的时候在心里又对他佩服得实在了不得,看金农的画,完全是到庙里参佛的意思,尘间的细节都没有,但就是要让人把尘间的事一一都想过。金农的画是真正的文人画,如把他许多画上的题画落款抽去,他的画就不经看,但题画诗和落款出现,他的画便马上变得耐人寻味。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62b161f5f541410eb0b435949e60dec2.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3d9ac1017a2a47fdad5c41d83646bb26.jpeg
金农敢于画不能再简单的画,远处一抹远山,近处是丛芦苇再加上一抹小沙洲,然后是,一个在那里垂钓的人,太简单,但一题诗,便了不得。金农的画是浑然一体的,无可拆分,就像是世上的一种美人,五官眉眼分开看都不惊人,但放在一起却是天下大美。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d71eee3e324f46148580869629830dc5.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3eff8b51b0b44f6b8d020070af12ab5c.jpeg
石力,女,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近年来主要教授中国美术史及外国美术史课程,著有《江西民间艺术》一书,发表美术史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相关艺术课题十项。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6/849a5c66277c4e7dbc5985f4c4cf052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