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过于放松导致忘失正念

(2018-01-18 07:19:10)
标签:

转载

分类: 云水拾贝
原文地址:过于放松导致忘失正念作者:

[转载]过于放松导致忘失正念

弟子问:上师,我修上师瑜伽已经两年了,但在昏沉和掉举起现时,还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认识到它,所以无从在第一时间去对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上师答:这就是忘失正念。从你当前的状态来说,主要是过于松缓造成的。什么叫松缓呢?在修行中,你把身心投入到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里了。禅定虽然讲解自然,但是过于放松和自然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自然指的是既不紧张、也不松缓的状态,可以说是一种平等境界。而过于松缓会导致忘失正念,在昏沉和掉举起现的第一时间无法认清它,也无从对治它。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要是稍稍紧一些,那不是还处于一个分别心当中吗?”有时候分别心不全都是过失啊!尤其初始修行期间,起心动念是我们成办解脱唯一的方便法。华智仁波切说:“轮回虽为所弃法,然初不依轮回法,不能趋入涅槃道,初识轮回性尤要。”从这个教证就能得知,刚入门的人若是没有认清什么是妄想,用妄想对治一切,那么无从证得解脱。

因此修行中需要稍稍紧一点。紧一点意味着什么呢?无论从事什么,你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现前处于何等层次、何等境界,当昏沉和掉举起现,第一时间就能发觉它,真正去对治它。那么松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多数可能是阅读了一些关于禅定的书籍,其中有很多教言都在讲解要身心放松,要放下。但是由于我们初始完全不了解“放下”的度而过于放下,所以当昏沉和掉举起现的时候,做不到第一时间发觉它。当昏沉到一定的时候,妄想到一定的程度才发觉:“我已经跟随着妄念在走,我已经昏沉了很长时间!”主要还是因为过于松缓,自己认为是在按照书本上的教言在做,实际上已经从这个教言中脱轨,与它完全无关了。这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到其中的含义。

修行中还是稍稍紧张一些的好,“紧张”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时时提起这个正念,哪怕是安住的时候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你完全失去正念,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无论你感觉有多么好,和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

弟子问:我一直没找到那个平衡的感觉。

上师答:这需要长期去对治,长期去修炼。比如我们修上师瑜伽,主要从两个方面宣讲——一个是观察修,一个是安住修。初始讲解止观交修,就是为了去寻找和达到一个平衡度。因为在我们现前的理解中,观察修过于紧张,安住修过于松缓,而既不紧张又不松缓的状态是止观双运。当止和观达成一如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平衡,也就是止和观达到平等的时候,是最圆满的境界。

但是我们修行初始是做不到的,要不过于紧张,要不过于松缓,这时候观察修和安住修都不能搁置一旁,时时都要运用起来,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和训练一个平衡。这需要长期修行,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历代传承祖师为了达到止观平衡,可是修了一辈子啊!

我从当初依止上师,直到上师示现涅槃,近28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琢磨止观平衡。你们虽然说是修了两年,但只是时间上过了两年,并不是修了两年。一天24个小时,你们的入座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两年里真正在座上的时间恐怕一两个月都没有,因此想要短期修行就能达到平衡,达到一个稳定和清净的见解,是挺困难的,还是要多下功夫!多下功夫!

以上是弟子根据大恩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讲法录音整理。若有错谬,即在大恩上师及道友们面前发露忏悔!嗡班匝儿萨埵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