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佛教十相自在图详解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云水拾贝 |
号组成的。这种图符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辩证关系,图符中的五种颜色象征着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水、火、风、地、空。 10个符号又象征着人体的各个部位与物质世界的各个部分,它们之
间有一套复杂的宇宙辩证理论体系。表达了时轮宗的最高教义。“十相自在”图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身、口、意三密应化身,莲花生大士的印章。莲花生大士悲悯一切有情,
以“十相自在”图加持情器世间所有众生。能令具信者免除刀、兵、疾疫、饥馑及水、火、风等灾难。不受狮难、火难、蛇难、水难、牢狱难、盗贼难、非人难等种种怖畏。
“十相自在”图具足一切诸佛的吉祥加持,能破地、水、火、风等灾难,且能得十种自在:
寿命自在–能延保性命;
心自在–生死不染;
愿自在–随观所乐而成就,由精进所得;
业自在–惟做善事及劝他人为善;
受生自在–随意欲能往,由安忍所得;
资具自在–随意乐观现,由布施所得;
解自在–能随欲变现,由安忍得;
神力自在–起最胜神通,由安力所得;
法自在–于契经等,由智慧所得;
智自在–随顺言音智慧。
文字母和三个图形竖向组合而成,藏语发音:“南久旺丹”,英文译作:Kalachakra-the design of Gathering Ten Powerful Elements,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一种图案,也称“十自在”、“
时轮金刚咒”。
图符中五种颜色象征着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空;十个符号又象征着人体内外的各个部位及三界的各个部分,其间蕴含着复杂的宇宙辩证理论体系。
据《吉祥时轮心髓十相自在的意义–宝灯论释》上说,佛时轮的心咒十相自在,分为身、智、空、风、火、水、地、器、情、天界十个部分。
时轮金刚心咒为:“哈恰玛拉哇日阿洋”。具体地讲:
身:在十相自在图中用圆点表示;
智:用半月形太阳表示;
空:是自明点至洋字的九个字之自性所归之”阿”字的本性,用三弯曲”那达”表示;
“洋”(ya)表示风;
“日-阿”(ra)字表示火;
“哇”(wa)字表示水;
“拉”(la)字表示坚固地界;
“玛”(ma)字表示器世间;
“恰”(ksha)字表示有情;
“哈”(ha)字表示天界。
又心髓十字表示佛地所依越量宫的情况,在上面生起次第已说,上面圆满次第之加行阶段:
“恰”字表“收摄”之自性之原因:将对六境贪执之不净时段之智界转化为乐空之智时,称为清静智蕴。智蕴,“恰”字之本性,所以“恰”字表“收摄”。
禅定,乐空之心极住之智谓之识蕴,识蕴,虚空“哈”字之自性,所以“哈”字表“禅定”。
“行风”,左右命气、遍行气入住中脉之智,称为“行蕴”。“行蕴”,风界“洋”字之自性,所以“洋”字表“行风”。
“持风”,诸风融入中脉明点,燃滴使乐之觉受增大称为“受蕴”。受蕴,火界“日阿”字之自性,所以“日阿”字表“执风”。
“随念”,拙火猛励显现,所生空色圣尊遍满虚空,使想极璀璨,称为想蕴。想蕴呢,水界“哇”字之自性,所以,“哇”字表“随念”。
“三摩地”,双运色身与本性无二称为色晕。色晕,地界“拉”字之自性,所以“拉”字表“三摩地”之本性。
此外,经续对心髓十字分为气、脉、明点各种情形的意义也有详细说明。总之,吉祥时轮心髓十相自在传承法门有八万四千。此无上密咒将显教与密教生圆次第各种修正方法及佛的身口意的无量功德无不圆满包融。
具缘者应对此咒产生坚定的信心。此心咒的写法与念法:
“明点”“太阳”及“哈”等九个字皆由“那达”本性之“阿”字中展现出来,必须念出。它是九个字之命字,所以写咒的时候,其他九个字在命音“阿”字之上依次排列。
十相自在图上的文字“哈恰玛拉哇日阿洋”为梵文写法。在藏文中,一般书写为:“嗡,哈恰玛拉哇日阿洋,娑哈。”是在十相自在心咒七个字的前面加上“嗡”字,结尾加上“娑哈”二字而构成的十个字,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福寿与修正功德。其他密咒的前面加上“嗡”字也是这个原因。
十相自在图具有极强的避灾能力,可以驱赶各种毒力的的攻击。在藏地,藏人将它绘制在房门、墙壁上以及房梁上,如同中原地区的风水符箓,用以保护家族的平安健康。在塔门、壁画、唐卡上、经书封面、岩壁上也都经常出现,同时也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尺寸大小不一的护身符,佩戴在身上,或是悬挂在车里,用来避攘灾祸,辟邪挡煞,同时还具有装饰的功效。摆放、悬挂十相自在图可使周围气场自我调节,实现十个方位的时空自在顺畅,亦为周边带来吉祥。
十相自在的《时轮金刚咒》
时轮金刚是藏传佛教五大金刚(大威德、胜乐、时轮、密集、喜)之一。时轮金刚法属金刚乘无上瑜伽部的无二密续,在十三世纪时传入并盛行于西藏。
据传:系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应香巴拉(Shambhala)国王月善之请,而说一万二千颂时轮根本续。时轮即时间之轮,轮回为痛苦之根,众生因对时空及凡人四境(生、老、病、死)之执着,轮回
流转于六道中而生出喜乐与痛苦;若依时轮金刚法修持,便可转不净为清净,令毁灭的得以复苏,使痛苦与斗争转变为快乐与和谐。所以释迦牟尼佛现出时轮金刚的圆满报身相,为众生说时轮
根本续。
假如说以藏文书写的最普遍的咒语是六字大明咒,那么以兰札体梵文书写的时轮金刚咒牌,就是最普遍的咒牌。
时轮金刚咒牌又称为十相自在,藏文是南久旺丹(rnam bcu dban
ldan),在西藏几乎所有的寺庙与家庭正面的屋檐下或室内都可见到这个咒牌。本咒所依据的经典《时轮经》(或《时轮续》
),大约在十三世纪左右传入西藏;当时已少有自印度直接传入汉地的经典,因此传统汉传经典并没有《时轮经》,而只有现代新汉译本。
《时轮金刚咒》解读与结构解析
本咒扣除起始的唵
(om)跟结尾的莎诃(svaha),当中有七字,常见的写法是ham、ksa、ma、la、va、ra、ya,不过也有些传承把ham的m移到ya后面,变成ha、ksa、ma、la、va、ra、yam。
咒语内容如下:
简易罗马拼音:om ham ksa ma la va ra ya svaha
通行藏传发音:om ham cha ma la va ra ya soha
简易汉字音译:唵 含 克沙 妈 拉 哇 惹 牙 刷哈
时轮金刚咒牌是由时轮金刚咒中的七字:(ham)、(ksa)、(ma)、(la)、(va)、(ra)、(ya)所组成。时轮咒牌的两侧常放有e、vam两字,一般是以瓦德体书写。
om是咒语起始语。svaha是结尾语。当中七字可看成是纯属音效而无文字意义的字。ksa藏传常念成cha,而svaha念成so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