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候志】15-0420谷雨牡丹培富贵

(2015-04-20 06:15:21)
标签:

节气

谷雨

牡丹

闲情偶寄

焦骨牡丹

分类: 物候日志

https://mmbiz.qlogo.cn/mmbiz/FyicibTNBdSLE0tNkKRSbw8w6s3CD6FoMicFicmfHtk9dS5FYRoFdu47TKzYRqiat4eEK4GibkicIeI3w6Ay5KSNaHDXQ/0?wxfmt=jpeg

    微雨濛濛中,节气谷雨应景而至。清明的物候日志结尾提到,谷雨是播种的节气。从身心之内来理解谷雨,其实是智慧的播撒,谷是智慧的财富,雨是遍洒的传承。所以,传说谷雨是仓颉造字后天地感动而天降谷雨,这谷雨不就是文化启蒙的象征吗?

谷雨的节气花木是牡丹。牡丹是原种只产于中国的传统名花,其原始野生种广布于长江流域的滇、藏、黔、川、鄂与黄河流域的豫、陕、晋、甘诸省山川中,新疆、内蒙、广西也有零星分布,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丹,味苦辛寒……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古时,牡丹与芍药是不分的。所以,“牡丹初无名,故以芍药以为名。”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药是草本植物。两者花型相似,花期相近,牡丹先开,芍药后开,花期相差15天左右。旧时文人喜将其同园而植,次第花开,以延长赏花期。唐诗人徐凝《咏牡丹》道:“何人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女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有许多别称,最体现其气节的是“焦骨牡丹”。传说是武周时期,女皇武则天命寒冬时节百花齐放,惟有牡丹抗命,被贬至洛阳又遭火焚,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唐刘禹锡的《赏牡丹》诗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以看到盛唐帝都百姓对牡丹的疯狂痴迷,李正封《咏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中的“国色天香”则成为对牡丹的最高评价。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文人雅士也常以牡丹、蝶、猫组合绘成《耄耋富贵》图贺寿,取其健康长寿、富贵吉祥之美好祝愿。

民间传说“花开知国事”。古时,牡丹是“观花问事”的重要花木,其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历代帝王喜欢以牡丹为国花也是取其国富民丰之愿景吧。

俗话说“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诗礼传家,诗言志向,彰学问,所以以诗为富;礼为规约,表修养,因此有礼则为贵。而牡丹的人文内涵恰恰具备了富与贵两种品性。

清代戏剧家李渔爱花成癖,曾倾尽家产,不辞辛苦从巩昌运回数十种牡丹栽植。别人嘲讽:“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李渔妙答:“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篇中这样写牡丹:“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此王者之姿。又牡丹习性向阳,它花可委曲求全,唯牡丹不可通融,此亦是王者之道。”

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在其文章《牡丹浓艳乱人心》中将梅与牡丹作为代表着华夏文明精神的两种典型花木相比较说:“我认为在中国,梅与牡丹常相得益彰,打动人们的心灵。”梅为逆境开放的花,牡丹为盛世代表的花。梅花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坚毅勇敢的凝聚力;牡丹则代表了大气庄严、雍容富贵包容力。

谷雨时节既然是播种的时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的内心栽培一株富贵的牡丹,以诗礼传家,待到秋收之时,将会收获一个多么美好的盛世书香之家啊。

(本文由德乐雅集作者为上海《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撰稿首发,题图绘制周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https://mmbiz.qlogo.cn/mmbiz/FyicibTNBdSLHxHPoENxOibn81tB3vyrcDbZzml5kOPdIO8IXKLiagIaoSgspw7KfHq2BUSvlmA6vMwoulwEnrXPUA/0

https://mmbiz.qlogo.cn/mmbiz/FyicibTNBdSLGvF3AeHRoZjEDDSuSdzESqTSiaJWg7KxiagrLKRyKuWLrjnLzVyaicicNicQwUo7pIdv3q5o5dDjq5Wdw/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