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志】15-0405清明:凤栖梧桐心清明

标签:
文化节气清明介子推茶道 |
分类: 物候日志 |
清明祭扫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上行下效,遂沿袭成俗。这个节气之所以称为清明,传说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介子推。关于介子推的典故,度娘一下可以搜出好多,最感人的是他的绝笔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后人因此附会清明节的命名来源于这句话。实际上,现在的清明节包括了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其中,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是上古已有的“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而寒食与清明则互为阴阳,寒食禁火是为了出新火,清明祭亡是为了佑新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欧阳修诗《清明赐新火》中:“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列臣。”即以桐花榆火做寒食清明换新火之喻。
《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作为山中常见树木,生于高岗、秀于山林,藏于街巷,住于书香之家。张浍川《寒食》诗曰:“火冷烟青寒食过,家家门巷扫桐花。”古时,“据桐而坐,观桐花坠落”是高士们清明踏青赏山中幽境的诗意写真。据西汉《岁时百问》所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实际上是取春分后"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中和清明之意。此时恰是养心调气的好时机,所以,汉族百姓清明踏青郊游放飞纸鸢,既活动肢体气血又愉悦放松心灵;其他少数民族也会以对歌、斗马、抢花炮等欢快的活动来度过这春和景明的三月三;文人则依儒家经典《大学》"定静安虑得"之次第养正明心;雅士们则临水祓禊曲水流觞,书圣王羲之那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这个时节所成。
清明节气尚有一物可令人心智清明,这即是茶。无论是百姓开门七件事还是文人的七般闲事,都以茶压轴。日本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茶道精神是"正清和雅"两者又皆以清为用,以合于道,为何?明心。作为侍茶四宝之一的宜兴紫砂壶上常可以看到"可以清心也"这句回文刻款,任取一字为始读之,一曰:可以清心也;二曰:以清心也可;三曰:清心也可以;四曰:也可以清心;五曰:心也可以清。仅仅五个汉字,简简单单,文思之妙,寓意之奇,品茶乐趣尽在其中:亦是清心也。所以,从节气应物来说,清明作为一年中采茶品茶之始,正和其时,得其位。
心明气清才能智慧决断运筹帷幄,此亦是因果之理。待到谷雨,行云布雨的劳作时节就要开始了,你可想过,要在自己的心田中为未来播种什么?又将会收获什么呢?
(绘图:周勇。见报文稿有删节 ,此为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