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志】15-0106小寒:一缕寒香素心开

标签:
文化小寒蜡梅菜根谭花镜 |
分类: 物候日志 |
小寒:一缕寒香素心开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resfiles/2015-01/06/ep_20150106_23_10.jpg
蜡梅开,小寒至。古人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小寒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这小寒之梅实际上指的是蜡梅,梅花花期要迟于蜡梅。《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间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应时花卉绽放,便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清代陈淏之《花镜》卷三花木类考载:“蜡梅俗作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相近,色似蜜腊,且腊月开,故有是名。”蜡梅农历十月即可开花,故称早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又名干枝梅。蜡梅中最名贵的品种是素心蜡梅,花被纯黄,有浓香,甚清冽。可惜的是,现在常见的蜡梅品种多为狗牙梅,其花瓣尖而形较小,香气淡,因其花九出,又称九英梅。
狗牙盛,素心稀。这似乎也映射了时风之堕落。清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对素心释曰:“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赌,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在物欲横流的时下,能做一个素心之人,如素心蜡梅般的格调,坚守一份简淡恬静安贫乐道的生活,芬芳自心,恬然自我,游戏世间,这恐怕比植物园里的素心蜡梅还要稀罕。但在社会上很小众的旧式文人隐士中,蜡梅仍是表达其格调与德行的花神。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便以花为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菜根谭》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小寒节气,阳气初生,正是养生进补之时,补点素心与侠气,对现在营养过剩但心力虚耗的年轻人似更应时应景。都市里繁忙的人们不妨抽一丁点时间,去公园散散步赏赏蜡梅,品味一下蜡梅的人文内涵与德行表意,这也是小寒进补的一种另类好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