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就是入冬吗?
2013年11月7日A06要闻
新闻晨报 作者:岳强

今日立冬。
暖阳和煦,花黄叶绿,街头轻衣薄衫一片,分明是深秋景象啊。其实冬日将至。
中国节气学说的立冬和气象学意义上的入冬是两回事。
气象概念上的入冬是依据数据观察,需要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才能确认气象学上的入冬。
而节气学说的立冬则是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均分为15°一份,360°划分成24份,每个节气代表地球和太阳间相对位置的一个点,所以,节气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宏观的
“天文观察”的概念。立冬这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25°,若是夜晚观看星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位,也就是正北方,所以,农历的十月又称亥月,对应易学十二消息卦象的坤卦,六爻皆阴。
虽然说节气上的立冬并不意味着入冬,天气还会如小阳春般温暖,但切不可借口“春捂秋冻”而如夏日般薄衣轻纱,开篇提到的反季节的着装方式,对身体的逐渐伤害可谓大矣。
中医讲:“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黄帝内经》中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起居调养强调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颈椎病、腰椎病患者,要注意局部保暖,使气血畅达,以利康复。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节气学说的产生与农业生产有关,其实不然。冯时先生在其论著《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引用竺可桢先生的观点明确指出:“分至四气以及后来的二十四节气产生,严格说都是依天文学标准平均分配的结果,而与农业无关。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先有节气,然后农业也好、医学也罢才依据节气再总结生产和养生规律,而现在气象学的入冬与节气学说的立冬其实关系不大。气象是依据现象分析的结果,节气则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概括总结。所以,从养生的角度说,节气养生不能依据气象结论,而要遵循节气理论,这一点要厘清其界限。
安徒生有个童话
《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观察和信任在不同的坐标和不同的角度上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过于执着所谓科学的判断,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迷信科学的时代呢?虽然从科学的角度说立冬不是入冬,但从自然之气的微细变化看,遵循古人数千年观察总结的养生经验来自我保养是没错的,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老太婆,她基于与丈夫共同生活的了解和判断得出了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在这里我也想对都市的人们说一句:冬日养藏,注意保暖,在这一点上,请相信老祖宗千百年的经验的确是对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