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26这两周
已经两个礼拜自己没写一个字了,其实,这两个礼拜的事情还真多。
5月14日周五,谢阿姨从北京再来上海看望桂竹丫头,正巧又是上海古玩博览会在东亚展览馆开幕,我上午陪黄药师等师友观展,下午陪谢阿姨拜访廿八香坊黄先生,晚上在静安寺萨利雅吃披萨。
5月21日佛诞日,与国麟老师夫妇一道搭乘上海居士们租的大巴去浙江上虞多宝讲寺拜见敏公上师,皈依并求得四加行、五字真言、上师供等修法。此行可谓一波三折,因缘难得,我们确定行程后去火车站买票,结果21日去上虞的D5551次动车车票已经售罄,本已打算取消此行,正巧宗文师来电相告上海居士们有包车,并请黄居士跟我联系确认了人数,往返费用和供养三宝总共仅100元,刚够坐火车单程的费用,真是欢喜不已!当日到上虞多宝讲寺后,与众居士们将上海居士们供养上师的藏文大藏经请至客堂,然后上五观堂用斋后到大师殿等候上师传法。
下午13点,84岁的敏公在侍者搀扶下面带微笑迈进大师殿开始传法,结束的时候已经是15:30,老人家始终眼含悲愍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字字清晰。侍者及四众弟子担心师父劳累,请他回丈室,老人家还一再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将这种不舍众生的悲心以身教垂范与我等,怎不让我感恩落泪呢!上海的居士们发心每个月初八集体合租大巴车来上虞拜见上师求学佛法,有缘看到此文的上海道友们欢迎你也加入其中。
5月22日,去中远两湾城参加放生。
上周二,陪同学崔波和他的助理去琉璃光请张师父看诊。
周四陪两位朋友去了闸北的印刷园区去谈一个印刷的事情。路上开车的朋友很骄傲的说到自己处事个性说:“我开车随着自己的感觉来,坐我车的不习惯我就让他下去;听音乐也是……”同行的朋友也非常欣赏她的个性。可在我看来,这个性似乎是时下很时髦的张扬自我,但实际上对自己未来生活却不是一个好的缘起。中国有句俗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佛教中说:“众生欢喜佛欢喜。”不知道这位朋友是否领会此话的意思,其实当下社会中很多人都因为这样的习气将自己与所缘的人无意识对立起来,如此一来,人与人的矛盾、家庭之间的矛盾、种族之间的矛盾、国与国的矛盾都被小我中的自我利益无意识放大,这种当下短暂的所谓自乐正是以后的苦因,所以说“乐为苦因”这句话就是指的这种乐。而那位赞叹欣赏同事个性者同样会在自己潜意识中也会被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将自我的潜意识中增加一道我执捆绑的绳索,在未来的生活中,这个微小的随喜恶因又会在偶然中不自觉表现出来,而带来无名烦恼。从健康的角度说,这种习气来自于慢心,我慢之心。慢心对应的是三焦经,这类人容易罹患内分泌方面的疾病,易招别人生恨意相加,心理调节上,当以五伦之礼对治。
济群法师在《认识菩提心》一书中开篇即言:“社会上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他们不自觉中也在发心。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有无数想法:想锦衣玉食、想财源滚滚、想仕途光明;更有甚者,还想着坑蒙拐骗、损人利己。事实上,每种想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皆有各自的心理基础。这个基础或是贪心、或是嗔心、或是我慢心、妒嫉心、乃至邪知邪见。而这一心理基础,又会引发相应的行为,凡夫心正在这样不断滋养起来的。用唯识理论来理解,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已将心行运作的规律揭露无遗。”
佛教大乘菩萨道六度四摄法中,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这里的布施就是破除我执和我所执的这颗心。菩萨摄受众生的四种方便就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开篇还是布施,而四无量心中“慈悲喜舍”之舍心其实还是布施小我而得究竟长乐之因。这种种方法、种种手段、种种方便都是佛陀慈悲众生教授的解脱因我执和我所执所生烦恼之根本。以上只是简单的用因果法来解释这一念的缘起生灭过程,这也就看得出,真正的学佛者需念念觉照而不放逸的重要性,佛陀的教法都是从生活中升华提炼出来的,为何学佛?为了离苦得乐,究竟长乐。最深奥的佛法其实都是最简单的心想、身行、觉受等细微起心动念的观察觉照中修习而来的,这样说来,看得出学佛该不是迷信吧?
希望这两位朋友有缘读至此的话不妨思之。
前天,小龚道友短信我谈及情与欲的话题,我在手机短信里给他回了四句顺口溜,忘记具体内容了,但我觉得若依那四句来做,完全可以降服欲心。
昨天,一位北京的女孩子为情所困自杀未遂,她的朋友担心她再做傻事,经朋友介绍又辗转到我这里,希望我能帮助她排解此难,很巧的是我认识一位北京的居士正好可以帮上这个忙,至今还在劝导中,祈愿她早日勘破恶缘珍爱生命走出这段情爱的阴影。而此时,一位豆友因为一篇出家人的文章又通过MSN与我谈及此类话题,我只能在此分享个人观点如下:西方有格言道,纯想欲升,纯情欲堕。中国有成语,想入非非,礼轻情重。东西文化虽有差异,但对于理智和情感的认识是一致的,佛法呢同样如此,情爱欲如果能够被理智所看破,那就可转变为觉正净,就可以走上解脱大道。
很久没写字,脑袋一下子似乎转不过来笨拙很多,言不达意,以上凌乱之碎语均因事而论,如有受用,则生命品质亦会缘此而变,这一切重要还是在行。
为情所困的朋友们可多读《心经》吧,解脱的真义都在心经里了,其实没有一点玄乎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对治手段。
好久没写字了,写的似乎很不顺手,言不达意不尽意,惭愧!
汉地格鲁巴法幢大德金刚阿阇黎智敏上师
智敏上师,1927年生于浙江杭州市,幼小天资聪慧,才学敏达。十五岁沾闻佛法,即时戒荤茹素,后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今交通大学),继从著名法相家范古农老居土学法相多年,1954年于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律院依上清下定上师披剃,依止当代高僧上能下海上师座下学修十三载,深得海公上师显密修行之心要。对海公上师转末法为正法之大愿,深心随喜,尤其对《俱舍》“道籍人弘,法依人住”之语,深有体会,认为正法住世之关键在于培养合格僧材,早在1962年,就为清凉桥青年僧人开讲《俱舍颂疏》。文革中,备受磨难,双小腿受伤致残,仍不减弘法利生之心愿,文革后继承海公上师之宏愿,不顾伤残之躯,辗转执教于厦门南普陀、莆田广化寺、四川宝光寺佛学院等地。为贯彻多年设计之教学规划,于1992年兴办多宝讲寺。初建伊始,即倾重于培育僧材,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上师深感当今佛学院教育体制尚嫌不足之关键,在于教行不一,学修失次,针对此点,乃提出丛林制度与佛学院相结合之教学方式,遵依传承,按照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次第,参照《道次第》及《四宗要义》制定一套教学规划,将如来一代时教,善巧组织,次第引导,从根本教进入唯识、中观,从而达到佛法最高甚深之缘起性空学说。几年来已讲授《基本三学》、《印度佛教史》、《俱舍》、《定道资粮》、《禅定品》、《五蕴》、《百法》、《二十唯识》、《沙弥戒》、《菩萨戒》及《比丘戒》等。行持上,采用学行并重之原则,以戒为根本,渐入定慧,组织僧团,如法秉律,并定期考核学习成绩。通过二组对辩、个人演讲、笔试、及平时行持,认真培养讲、辩、写、行之全面僧材。这一教学方式已引起了佛教界人士高度重视。
上师学识渊博,戒珠融朗,三藏娴熟,辩才无碍,尤于《俱舍》造诣,堪称专家,为佛教界人士之所首肯。又其自身行持精严,四十余年如一日,坚持早晚课诵,过午不食,每夏安居,为育僧材,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个人生活俭朴,不用高级物品。
1995年,大吉活佛(海公上师昔日同学,现康定南无寺主持,甘孜州政协副主席)授于敏公上师以金刚阿阁黎位,同时将当年号称“日月二轮”之一——康萨仁波卿所赐之黄帽一顶转赐,并传授多种灌顶法要,谆谆嘱咐继承海公上师之事业,弘扬格鲁正法于汉地。
更多文章请看:
紫砂壶的出水与发茶性的测试
完整版:信仰不是一种答案
荣荣复活
小草一样的生命
挂念你
梦回锡安
十年
一样的月光
静修日记07年12月27日:聚散得失再说茶
说茶
我看紫砂:以砂断代
养玉养壶与养心
好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