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山文石杜文经赏石文化艺术中国传统 |
分类: 秋山随笔 |
烟雨楼台山外寺(山形石)
杜文经藏石
博山文石是当地一种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
博山地质发育齐全,赏石资源丰富,石种有马牙石、璇玑石、三叶虫化石、钟乳石、淄砚石等。马牙石产于龙门镇的青龙湾,埋于土中,有露头,一坑数块,可用于供石或园林造景石;璇玑石发现于博山南郊山区,资源稀少,近几年少有新石面世;生于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在龙门、李家等地有分布,虫体小,石板自然,暴露地表的多为风雨剥蚀,新挖掘的虫体比较清晰;溶洞中的钟乳石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予保护。但郭庄附近山上有铁矿石带,在铁矿石与石灰岩相接处有一些小的溶洞,钟乳石结晶好,很有观赏性,当地人叫“石花”。可惜这些小洞因开采铁矿石而发现,随即又被矿石渣所充填。
博山文石的开采点,由城郊向外呈放射状发展,近郊已无石可采。受生成环境的影响,石质、皴纹变化较大,如西山一线的石头,硬度高、色重、纹差,出象形石多;南部蛟龙、岳庄一带,石质好,硬度高,有金属声,石形变化大,孔窍多,皴纹丰富,多产玲珑石、山形石。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盆景热、赏石热迅速发展。博山文石在1986年参加北京石展,1989年参加武汉石展,1990至1991年先后多次参加上海、北京及广州、郑州等地石展,在全国大展中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著名赏石理论家、书画家游国权、阮文辉、张原、孟庆贤及已故来层林先生,多次到博山进行考查,开研讨会,对博山文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博山文石不负众望,为博山、为山东赢得了荣誉。
赏石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融入了人文成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你面对一方文石,你必须调动你全部的知识去碰撞、去挖掘、去发现、去领悟;追求的是意境、是诗情画意、是人文精神美。因而观赏石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神奇的书法、美妙的音乐、无字的天书”。当然赏石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主旋律,在赏石的同时也在赏评自己,“以石为德”,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根据网络文章重新辑录)
窈窕玲珑
杜文经藏石
前一篇:济慈好些了
后一篇:从《小平您好》到《面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