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山文石

(2007-06-17 12:24:59)
标签:

博山文石

杜文经

赏石

文化

艺术

中国传统

分类: 秋山随笔
博山文石
烟雨楼台山外寺(山形石)                                   杜文经藏石
 
    我的家乡博山,地处鲁中,是一座山水相伴典故众多,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山城,但现在已经被城市化改造的面目全非。
  博山文石是当地一种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
    博山的赏石文化源于何时,难以查考,文石作为贡品,玩赏之用,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史记·夏本纪》载:“海岱维青州……厥贡……铅、松、怪石”。可知青州出怪石已四千年的历史。《宋·云林石谱》载石116种,首属灵壁石,次为青州石。笔者当年曾寻访玩石老人,据讲博山文石从前是以“青州石”之名与外界交流的。博山文石即古青州石应无大异。近年来,博山文石在广大石友的努力下,已成享誉石界的重要石种。
  博山地质发育齐全,赏石资源丰富,石种有马牙石、璇玑石、三叶虫化石、钟乳石、淄砚石等。马牙石产于龙门镇的青龙湾,埋于土中,有露头,一坑数块,可用于供石或园林造景石;璇玑石发现于博山南郊山区,资源稀少,近几年少有新石面世;生于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在龙门、李家等地有分布,虫体小,石板自然,暴露地表的多为风雨剥蚀,新挖掘的虫体比较清晰;溶洞中的钟乳石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予保护。但郭庄附近山上有铁矿石带,在铁矿石与石灰岩相接处有一些小的溶洞,钟乳石结晶好,很有观赏性,当地人叫“石花”。可惜这些小洞因开采铁矿石而发现,随即又被矿石渣所充填。
    淄砚石原产于安上村倒流河,《颜山杂记》有详细记载,淄砚起始于唐宋之际,宋代享有盛誉,明人余怀的《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砚,神宗择其佳者赐司马温公”。明嘉靖年《青州府志》:“淄砚出颜神镇,类歙砚,颇发墨”。今淄砚采自城西禹王山及龙门一带,颜色有荷叶绿、紫云、夹山红、绀黄、绀青等。淄砚质坚而润,是制砚良材,造型追求天然妙趣,配以铭文,令人爱不释手,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博山还产上水石、园材石等。
  博山文石的开采点,由城郊向外呈放射状发展,近郊已无石可采。受生成环境的影响,石质、皴纹变化较大,如西山一线的石头,硬度高、色重、纹差,出象形石多;南部蛟龙、岳庄一带,石质好,硬度高,有金属声,石形变化大,孔窍多,皴纹丰富,多产玲珑石、山形石。
    石头从土中采出后,清洗相石,配以木座,早期配座所用木料以本地生产为主,颜色尚浅,刷以“博山大漆”,漆后的颜色可与红木相媲美,后用较硬的梨木、杏木作原料,效果较好。现好的文石多用红木座,观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触景生情、引人入胜、陶冶情操、怡情悦性的境界。
    博山文石的摆放,应注意环境的和谐,配以书画、盆景,融入一个高雅、统一的空间。小的文石可配装博古架,博古架藏石使作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石与石之间的上下呼应、阴阳向背,石纹石形的变化,色调的对比等,它既是石与石的互补,也可以是石种之间的互补。博古架的形状大小不一,可根据需要选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盆景热、赏石热迅速发展。博山文石在1986年参加北京石展,1989年参加武汉石展,1990至1991年先后多次参加上海、北京及广州、郑州等地石展,在全国大展中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著名赏石理论家、书画家游国权、阮文辉、张原、孟庆贤及已故来层林先生,多次到博山进行考查,开研讨会,对博山文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博山文石不负众望,为博山、为山东赢得了荣誉。
  赏石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融入了人文成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你面对一方文石,你必须调动你全部的知识去碰撞、去挖掘、去发现、去领悟;追求的是意境、是诗情画意、是人文精神美。因而观赏石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神奇的书法、美妙的音乐、无字的天书”。当然赏石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主旋律,在赏石的同时也在赏评自己,“以石为德”,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根据网络文章重新辑录)
博山文石
窈窕玲珑               杜文经藏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