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要塞”纳尔登
—
荷兰世界遗产系列(八)
 
  
阿姆斯特丹水防线上的另一株“奇葩”非星形要塞(Star
Fort)莫属,要塞从空中俯瞰,犹如外星球上的一个定居点,星形棱角犹如一枚精致的勋章。
 

 
   星形要塞( Star
Fort)本是西方古要塞的一种形式,早在火药时代,大炮的产生使当时的城墙无法抵御炮弹的袭击,人们不得不将城墙降低和加厚。鉴于对火炮的进攻力及进攻范围作出各种数学计算,这种城市确定了与众不同的星形外观,带有五角或六角形的“棱堡”,城的四周以水相围,“棱堡”建在城门之外,最早出现于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也被称作“意大利要塞”(trace-italienne),于十六至十七世纪间在荷兰逐渐兴起,阿姆斯特丹水防线上也配备了这样的要塞。
 

(空中俯瞰纳尔登—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随着防线的作用不再,对于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土地的高效利用非常重要,几乎所有不再使用的东西,马上就会遭到清除。现代城市的涌现及交通日益发达,星形要塞被看作过时的建筑,并遭到毁坏。值得庆幸的是,荷兰一些小的星形要塞城仍保留了下来,比如Brielle、Geertruidenberg、Gorinchem、
Hellevoetsluis和Naarden。
 

 

 
  
我选择纳尔登Naarden,一来作为星形要塞的典型代表,其加固的外墙和护城河至今保存完好,二来从阿姆斯特丹过去不过半个小时车程。这座北荷兰库伊(Gooi)地区的城镇于1300年获得城市权,之后发展成为一座驻军防守的纺织业城市。
 

  
  
厚重的城墙以及宽阔的护城河组成了这座筑垒,纳尔登位于Ijsselmeer湖的南端,十世纪时便是港口,17世纪时作为防御阵地,被法国伟大的军队工程师Vauban(1633年—1707年)设计成特别的防御工事,外围增加了护城河,大大增强了防御能力,这些本已废弃的防御体系后来得到完美的修缮,发展为旅游观光地,甚至是新人们青睐的“古典婚礼”举办地,老城墙脚下不时有载着新人的白色马车停下,这些古色古香的马车穿行在老街上,成为纳尔登一道美丽的风景。
 

 

 

 

 
  
步入城中的星芒状街道,犹如回到中世纪,红色砖墙和墙面上的圆形、方形的窗子形成的几何形对比,还有墙外的铁艺装饰,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吧。最古老的建筑当属追溯至15世纪的大教堂(The
Great
Church),新教改革前的名字是圣维特大教堂(St.Vitus),也是荷兰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572年幸运地躲过了西班牙人的入侵,保存下来最珍贵的是绘制了《旧约》和《新约》场景的木制拱顶。
 

 

 

 

 

 
  
登上教堂钟楼,一览无余,层层叠叠的红色屋顶,有积木般的童真,远方竟能眺望到荷兰第四大城市乌特勒支。伸向各方的“棱堡”是小城宁静生活的守护者,在时光的洪流里,岁月的延续中显露着古老的神情,厚重而悠长。能够在几百年后见证这些依然尚存的“卫士”,突然觉得很幸运。
 

 

 
  
小城的宁静被一场热闹的婚礼打破了,教堂外,在众人的簇拥下,新人挤进一辆甲壳虫老爷车,车后面竟然还拖着铁皮罐,在老街路面留下一串“叮叮咚咚”,在众人的欢笑中离去,千百年来和古老的建筑一起留下的还有荷兰式幽默吧。 

 

纳尔登组图







 
欢迎订阅猫猫的公众微信:猫眼看世界
微信号:ChentingPhoto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