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旅行可以让你近距离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没有了跟团的约束和游览的匆忙肤浅,来日本之前我详细设计了一条游览路线,重要内容就是参观其世界文化遗产,当然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是无法全部领略分布在岛国各处的14个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只能以东京和大阪为中心,行程涵盖日光,镰仓,京都,奈良,宇治和神户,虽然每日奔波得十分辛苦,但旅行结束后回想起每个地方的精彩之处,感觉真是不虚此行!

雨中游日光
探索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旅首先从东京附近的日光开始。日光地区位于东京北方的枥木县內,开车需要两个小时,本来我是打算自己从东京都乘坐东武铁路的专线车去的,估计要三个小时,好在朋友的朋友筑岛先生自告奋勇担当向导,于是到达日本的第三天早上八点半,我们在蒙蒙细雨中准时从池袋出发了。出东京的高速路上车子并不多,进入靠近日光的宇都宫后,雨渐渐大了起来,这样的天气让我的摄影计划大打折扣,也很无奈,看来只能“到此一游”了,好在我还不是纯粹的“摄影旅行”,对于参观内容的兴趣恐怕要大于摄影。
日本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群体申报一项,像京都一次申请17处,创下了世界文化遗产群报之最,但只能算成一个。毕竟日本的寺庙神社以精巧著称,单独拿出来好像都缺乏一些说服力。日光也如是,以二社一寺(日光东照宫、日光山轮王寺、日光二荒山神社)为主的建筑物群(109栋)及周围地区1999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内的第十个世界遗产,也被称为“日光社寺”,面积达50多公顷,公园內处处都是江户时代、甚至更久以前留下來的建筑、古迹,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一站:日光东照宫

日光所在的枥木县山脉连绵,群山起伏,沿途满眼都是山峦的郁郁葱葱,这里以旅游产业为主,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度假休闲地。我们进入了日光国立公园,道路两旁布满杉林,这是一种我在国内没有见过的杉树,高三四十米的树木细长笔直,非常整齐,看介绍说有的树龄长达300多年,在这样的林阴道间我们行驶了约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东照宫。


(宫门口的五重塔是由杉木建构的唐式宝塔)
雨一直下着,我们沿着湿滑的林间台阶拾级而上,在烟雨雾霭中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依山而立,在四周参天大树的环绕中迎接着世人的顶礼膜拜。“好一个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处,”我不禁暗自赞叹。不要以为到日光只是单纯来看寺社,其实要看日光的神殿和庙宇是如何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因为这才是其精髓所在,日本宗教非常讲究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神道教认为山脉和森林既是神圣的象征,又是尊崇的对象,作为日本传统宗教中心杰出的典范,几个世纪以来,日光的神殿和神庙与它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一直被视为神圣之地,日光社寺的建筑也正是通过森林和自然衬托出建筑的外貌。


(三猿)
只是想不到这样的天气游客还不少,各色雨伞也构成了一道风景,一个日本旅游团的导游正讲解着寺庙前一处朴素典雅的原木构建的房子上的雕刻,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被称作东照宫三宝之一的“三猿”,分别用手捂着眼睛、嘴巴和耳朵,即代表“不看、不言、不闻”,其寓意为“不看他人短处、不言他人是非、不闻他人过错”,这里是神厩房,即以前的马厩,这组关于猴子一生的雕刻非常生动,这些猴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蹲在树枝上远望,有的守在清水边凝听,或呼或戏或养神,活灵活现。

(阳明门)



日光旅游首推为观赏建筑,像东照宫建筑群整体上精工细雕,样式华美自然,具有浓郁的江户时代风格,同时各庙宇又有自已的风格与特色,相映相辉,这些庙宇和神社内的雕刻与建筑代表着日本江户时代的最高艺术水平。而东照宫内最具欣赏价值的建筑当属东照宫的大门-阳明门了,上面的雕刻与屋簷具有典型的中国唐代建筑风格,看到颜色丰富的龙、花鸟植物以及中国古典人物等雕塑,感觉很亲切,印象中国内寺庙建筑上很少有这么繁复的雕刻。据说人们常常被它的雕刻艺术所吸引而日暮迟归,因此“阳明门”也被称为“日暮门”,听起来蛮诗意的。

(德川家康像)
这样辉煌的宫殿的主人肯定也不同寻常,它的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江户幕府第一代武将德川家康,这是他的家庙,始建于日本元和3年(公元1617)年,由幕府的二代大将军秀忠根据家康遗言,将他埋葬在日光山下,并着手修建了正殿,当时的风格简明朴素,到幕府三代大将军德川家光时,于1636(宽永13年)年扩大建筑规模,才形成现在东照宫的样子。这里共有55处的雕刻、绘画、阳明门等建筑物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财产。东照宫每隔50年就会翻新一次,并依照当年建成形式、找来日本精巧工匠仔细翻修,因此能够维持近400年来的完整外貌,现在这里祭祀着德川家康、源頼朝、丰臣秀吉等三公,可以说日光的建筑群与德川幕府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睡猫)
穿过唐门(中国门),来到前殿和本殿,日本的寺庙神社入内参观必须脱鞋,我们走马观花地进去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东东,倒是在正殿建筑群通往德川陵墓的一道门上,我见到了这里的三宝之二“睡猫”的雕刻装饰,好一个娇小可爱的涂漆浮雕,一只灰色的小猫正安静地熟睡,如果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安静入睡表明所有的“危害之鼠”已经被清除掉了,所以神龛是安全的。

从这儿沿200多级台阶往上走到小山坡顶也就到了德川陵墓,一座不大的院子中间台基上安放着精美的宝塔,据说里面存有德川家康的遗骸。陵寝没有中国皇陵的气派,只有小巧精致的青铜佛塔,铜鹤,古色古香。
三宝中的最后一个就是药师堂天花板上的“鸣龙”,药师堂是这片神圣的神道教区中已为数甚少的几个带有佛教韵味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最引人之处就是绘在天花板上的巨大的鸣龙,和中国寺庙的屋顶装饰壁画不同,日本人在屋顶绘了一条线条简洁,样式粗旷的巨龙(后来在很多寺院里都看到同样的装饰),类似我们国画的画法,巨龙仿佛是用毛笔蘸上墨汁一气呵成,其实原作是由日本有名的绘画大师狩野安信(1613~1685)用印度颜料绘制成,奇特的是当人们站在下面,轻击双手祈祷时,就会听见清晰的回音,好像我们的回音壁,人们想象这是龙发出的呻吟。可惜1961年的一场大火毁掉了这座建筑,连同那幅原作,现在看到的只是复制品了。

离开东照宫,回头望着那山门口巨大的“鸟居”,400多年來,东照宫就这样静静矗立在日光的山林间,在这块净地避开了战乱的炮火与世俗的纷争,默默注视着不远处的江户,注视着二百多年来幕府的兴衰,看着它由封建统治中心变成今日世界知名的大都市东京。
第二站:二荒山神社

(神苑内一座唐青铜制春日造的化灯笼,为鹿沼权三郎于1292年所奉納。)
顺着东照宫前的指示牌,我们走了十分钟便来到了二荒山神社。神社的历史可比东照宫要早得多,始建于距今1200年前,延历9年(公元790年奈良时代末期),是日光山内最古老的建筑物。在日本,神社大多起源于对山神的景仰而兴建,此地的二荒山(又名男体山)、女峰山、太郎山等山系颇具灵气,于是胜道上人创建这个神社,成为日光山神灵信仰的中心,也是日光山岳信仰的主祭神社,主要祭祀着神道的三位主神:福缘结守之神大已贵命,求子安产之神田心姬命和他们的儿子味耜高彦根合,他们都因创建和繁荣日本岛有功而受到人们崇敬。

(供奉的动物画像)

(神社内部)

(花车模型)
神社建筑不以华美取胜,充满着神道教的朴实无欲。进入正殿大国殿,我席地而坐,空空的殿堂里除了里面的神龛外,四周还摆放着花车模型和祭酒的坛子,这里允许拍照,真是少有的大方(日本神社寺庙内部一般禁止拍照)。正殿旁边院中有著名的二荒灵泉和化灯笼,不过要单独收费,我们进到里面,小路尽头立着几棵起码上百年的老树,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株尚未凋谢的樱树,要知道,樱花的花期已过去起码两周了,因日光这里地处山区,气温偏低,樱花的开放和凋谢也相应推迟,于是留给了我这样一个雨中待谢的美丽画面,石灯笼下满地落樱,花瓣上的水珠晶莹透亮。


第三站:中禅寺湖与中宫祠

(烟雨朦胧的中禅寺湖)
汽车上的GPS定位系统很好使,我们离开东照宫建筑群后在车上设定中禅寺湖,于是很快就给出了指示路线和所需时间,沿山路开了大约15分钟,雾气越来越大,有些路段能见度不过二十米,我们在浓雾里小心开着,先来到了日光著名的华严瀑布,下车才走了两分钟就听到了瀑布巨大的水声,可惜到了跟前,明明水声在耳边轰隆作响,可浓雾中却什么也看不到,让人好不失望。


好在雨中的中禅寺湖还是很美丽的,这个海拔1269公尺的高山湖泊因几千年前南台火山熔岩流动围成山谷而形成,在日本知名度很高。此时开阔的湖面上淡淡地飘荡着一层烟雾,男体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越发显得神秘灵秀。

(中宫祠的正门)

(神社内部)
我在湖边拍了些照片,便来到二荒山中宫祠,整个日光地区主要有3个神社:东照宫旁的神社是本社,中禅寺湖旁的则是中宫,另有一处位于本社后面男体山山頂的奥宮。朱红色大门是中宫标志,结构与色泽相当漂亮,宫内也有本殿和拜殿,旁有一座宝物馆,陈列着多种日本江户时代的神輿与刀器。中宫祠门口的樱花依旧绽放着,如粉红色的云朵,树下的草地也被花瓣点缀得十分美丽。

第四站:中禅寺

(中禅寺)
中禅寺在湖的另一边,寺庙占地颇广,建筑也相当具有禅意,景致开阔,是观赏中禅寺湖的好地方。这座由胜道上人于784年建的古刹,里面最著名的当属立木观音(Tachiki
Kannon)了,以至于巴士这一站不叫中禅寺,而是“立木观音”站,由此可见一番。

观音殿是一座二层小楼,跟随讲解参观(日本寺庙里很讲究参观秩序,一般会有讲解带领顺道参观),可惜一通叽里哇啦的日语,一句话都听不懂,只好一个劲儿地看牌子上的英文解释。据说这尊三米多高的木刻千手观音是胜道上人用莲香树亲手雕刻而成,有十一个面,雕工很精致,保存得也十分完好。
步出观音堂,雨渐渐停了,从二楼阳台上正好看到中禅寺湖,湖面一览无余,湖光山色比刚才在下面看到的还美,其实这也是日本寺社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从室内可以欣赏到外面的雅致景色,再一次领会到日本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游览小结:
开车时间上比较节省,也很方便各处行走,日光自助旅行最好用两天时间,在这里住上一个晚上,日光的温泉也很有名,还可以多欣赏一些它的自然风光,如鬼怒川,日本人也很喜欢到这里度假,所以周末人会比较多。雨中游览虽然很不便,但看到了烟雨中日光寺社的另一种美,也是收获。
(更多日光照片请见我的相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