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叙事就是一种怀念:读多多的《我读着》

(2007-05-09 20:59:39)
分类: 读书笔记
来源:《特区文学》2004年4期

 

    我读着

 

    多多

 

    十一月的麦地里我读着我父亲
    我读着他的头发
    他领带的颜色,他的裤线
    还有他的蹄子,被鞋带绊着
    一边溜着冰,一边拉着小提琴
    阴囊紧缩,颈子因过度的理解伸向天空
    我读到我父亲是一匹眼睛大大的马

    我读到我父亲曾经短暂地离开过马群
    一棵小树上挂着他的外衣
    还有他的袜子,还有隐现的马群中
    那些苍白的屁股,像剥去肉的
    牡蛎壳内盛放的女人洗身的肥皂
    我读到我父亲头油的气味
    他身上的烟草味
    还有他的结核,照亮了一匹马的左肺
    我读到一个男孩子的疑问
    从一片金色的玉米地里升起
    我读到在我懂事的年龄
    晾晒壳粒的红房屋顶开始下雨
    种麦季节的犁下托着四条死马的腿
    马皮像撑开的伞,还有散于四处的马牙
    我读到一张张被时间带走的脸
    我读到我父亲的历史在地下静静腐烂
    我父亲身上的蝗虫,正独自存在下去

    像一个白发理发师搂抱着一株衰老的柿子树
    我读到我父亲把我重新放回到一匹马腹中去
    当我就要变成伦敦雾中的一条石凳

    当我的目光越过在银行大道散步的男人……

 

    “父亲”作为一种诗歌形象,在现代诗人的书写中,一直受着经验的局限,日渐呈现出陈旧而苍白的面貌。当有关“父亲”的抒情面临衰竭,叙事就开始突显它独有的意义。多多的《我读着》,在阅读父亲上,就有鲜明的叙事风格。这里的叙事,在处理事物的方式上指向的是回忆,在经验的形态上则大多通过细节暗示来完成对“父亲”形象的重新理解。
    回忆是重要的线索。回忆使作者成了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回忆父亲,就是重新打量父亲。或许因为距离的遥远(“伦敦雾中”)、语境的变化(“银行大道”),多多在回忆的时候,尽管沿用的多是故乡的事物(“麦地”、“鞋带”、“马群”、“头油”、“玉米地”等),但一切都已在回忆中变形。他与其说在回忆,还不如说在修正——修正一种陈旧记忆,修正一种情感态度,同时,也修正“父亲”的原始意义。所以,“我”在“十一月的麦地里”“读着我父亲”,但那个“男孩子的疑问”,则“从一片金色的玉米地里升起”。——“麦地”虽是回忆的起点,但疑问则可追溯到“玉米地”。过去和现在,就这样轻巧地衔接在了一起。
    我猜想,正是那个潜藏在自己心中已久的孩子式的“疑问”,使多多有了“读”父亲的冲动。值得注意的是,多多最先“读”的,是父亲的“头发”,而“头发”是一个人的最高处,它代表着“父亲”形象中高大的部分,包括“颈子因过度的理解伸向天空”、“我父亲是一匹眼睛大大的马”,其实都可视为父亲这一品质的说明。但是,当“疑问”启动,当父亲从高大中出走(“曾经短暂地离开过马群”),一批完全不同于“头发”、“天空”、“眼睛大大的马”的经验和细节开始涌入作者的记忆:

 

        那些苍白的屁股,像剥去肉的
        牡蛎壳内盛放的女人洗身的肥皂
        我读到我父亲头油的气味
        他身上的烟草味
        还有他的结核,照亮了一匹马的左肺

 

    这些经验和细节,由“阴囊紧缩”这一奇怪而看似不敬的意象而导入,它最终要暗示的其实是“父亲”形象的破碎。直到“我读到我父亲的历史在地下静静腐烂/我父亲身上的蝗虫,正独自存在下去”,那个记忆中的“父亲”已彻底瓦解,直至消失于大地。由“天空”到“地下”,由“马”到“蝗虫”,由“头发”到“腐烂”,读者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作者对旧有“父亲”形象的消解,但我却更愿意将它理解为是一种怀念。
    在某种程度上说,父亲是最适合怀念的事物。
    然而,面对父亲,在“头发”的高度怀念,难道就一定比“地下”的怀念真实?或许,多多要指证的正是这种怀念的可疑性。如果光注意“头发”和“颈子”,故意忽视“阴囊”和“蝗虫”,似乎也可认为是一种“过度的理解”。而“我读到我父亲把我重新放回到一匹马腹中去”时,完全可以理解为是生命的再生,它恰恰是我重新理解父亲后出现的景观——当“我”和“父亲”达成了这一更内在的交流,我就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我的目光越过在银行大道散步的男人”),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就这样,关于父亲的叙事,最终成了细节的怀念、经验的重写。当多多用旧经验“读”父亲,父亲在他心中,其实已经是新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