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隆重颁奖

(2007-04-09 23:42:03)
分类: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7-04-09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二○○七年四月七日下午三时在广州的花园酒店隆重举行。韩少功凭借《山南水北》一书荣获年度大奖——“二○○六年度杰出作家”,他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杨兴锋和上一届“年度杰出作家”获得者贾平凹先生手中接过奖杯,并同时获得十万元奖金。北村以《我和上帝有个约》荣获“二○○六年度小说家”,雷平阳以《雷平阳诗选》荣获“二○○六年度诗人”,李辉以“封面中国”系列散文荣获“二○○六年度散文家”,王德威以《当代小说二十家》荣获“二○○六年度文学评论家”,乔叶以《打火机》、《锈锄头》等作品荣获“二○○六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他们各自获得两万元奖金。

  获奖者、终评委及一百五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本届颁奖典礼,共同见证了一年一度华语文学的美好时光。获奖者在现场发表了精彩演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由《南方都市报》于二○○三年二月斥资设立,是国内第一个由大众传媒创设的文学大奖,也是国内第一个邀请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奖全过程的文学大奖。它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原则,以“反抗遮蔽,崇尚创造,追求自由,维护公正”为宗旨,推崇一种真正的创造精神。在创立之初,“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就因其鲜明的民间立场、透明的评审程序而备受瞩目。

  每一届的评奖,终评会议的讨论实录都全文在媒体公布,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对此,“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解释说:“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表明评委们对获奖结果承担具体的责任;二是这可以抑制人情和私心在其中起作用;三是切实抵制当下文学评奖秩序中的黑箱操作。我们相信,在阳光下说的话,才能真正见阳光;自己光明磊落了,就不怕别人议论纷纷。”

  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推荐评委与往届一样,由海内外近三十位最重要的华语文学传媒(文学期刊和专业报纸)的负责人组成;终审评委则由马原、程光炜、林建法、王尧、程永新、李敬泽、谢有顺等七位专家组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一届在广州颁发,获奖者分别是史铁生、韩少功、于坚、李国文、陈晓明、盛可以;第二届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发,获奖者分别是莫言、韩东、王小妮、余光中、王尧、须一瓜;第三届也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发,获奖者分别是格非、林白、多多、南帆、李敬泽、张悦然;第四届在广州颁发,获奖者分别是贾平凹、东西、李亚伟、徐晓、张新颖、李师江。每一届的颁奖典礼都隆重、纯粹、朴素,成了当年度的文坛盛事。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这个奖最值得珍视的是,它从第一届开始所建立起来的价值信念、评审规则,至今依然有效。我们并不追求变化,相反,我们想用一种更稳定、更执着的方式来进行这项连续性的工作。在当下这个喧嚣的文坛,缺乏的不是变化和花样,而是坚持和积累。”

 

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详尽报道见:

http://book.sina.com.cn/tmp/07hw.shtml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他参考资料见:

http://blog.sina.com.cn/xieyoushun#sort_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