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公开课:幸福第四讲(上)

(2011-01-05 10:54:11)
标签:

加州

指数函数

改变

职位

让爱传出去

教育

分类: 传习录

第四讲

 

今天这堂课是上次的延续,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将去哪里。

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螺旋的基础。(上一课内容回顾)

 

如果一个人在改变,问题已经不是“是否可以改变”,而是“怎样才能改变”。

人们在真正实现改变时,面对的第一个显著障碍是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说过:全部人类历史只是少数人或某个人的能力记录。

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支持这个观点。

 

人类学家 Margaret Mead 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公民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

所有的改变都是从一个人或一小群人的思想改变开始,然后不断扩大——问题是“它如何扩大”,以及为什么我们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做出改变这个事实。

 

如果我们理解了改变发生的原理,那么改变就会以“指数函数”的形式扩散开来,通过我们、我们的朋友以及跟他们有联系的人。可以以“蝴蝶效应”为例加以解释。

 

为了说明人类关系网络的指数本质,我们以笑为例子:研究证明笑有传染性,别人笑会引起你发笑,你发笑又会引起另一些人发笑,以此类推。

如果你的笑感染了三个人,而这三个人每人又引起另外三个人发笑。从你用笑容最先感染的三个人开始,只需要20次传播,全世界都会笑起来。这就是社会网络的指数本质。

 

(插播视频)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婴儿,等下还会有另外一段。

让我们先理解指数函数的力量,以便理解“一”的力量。我想找个人做一笔交易,每天我给他1000美元,连给30天;而他只需要第一天给我1分钱,第二天给我2分钱,第三天给我4分钱,以此类推,连给30天——谁愿意跟我做这笔交易?

结果是这样的,30天里我一共给了你三万美元,而我从你那里得到了5368709.12美元。

(象棋的故事),最后一个例子:纸折多少次可以碰到月亮?答案是:41次。

 

我们低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首先在于我们低估了指数函数的增长。

我们活在世界上的每分钟都在影响世界和他人,问题是我们选择哪个(改变的)方向。是成为推动变化的力量?深思熟虑?成为实践理想主义者?还是只有良好的意图但却不愿付出必要的努力,以便发挥正面指数函数的力量?

这门课的最后一次作业,是由每个学生做一次讲座,谈谈你是如何影响改变,推动他人改变,以及希望怎样能够进一步影响他人,等等。

这个想法来自电影《让爱传出去》(播出片断)。这部电影深刻地阐述了人类网络是指数函数的观点。

 

第三个前提:内因和外因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外因改变而变得快乐很难。

对幸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主要是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很多人质疑问卷的真实性和价值,因为它是主观的。“我们是在测量真实的东西吗?”

近来越来越多心理学家采用大脑扫描,CT成像、脑电图或其他手段(进行测量)。他们的一个有趣发现是,所谓的客观手段如大脑扫描等生理学手段,和人们对自己的幸福的评估,换言之即快乐的主观水平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这给过去多年进行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了可信度。未来将会具体讨论相关内容。

 

一项心理学研究:研究者去访问接受终身职位审核前的教授,问他们“如果得到终身职位,你会有多快乐?”他们回答“会喜出望外”、“这是我多年努力的目标”、“会大喜若狂”等等。

研究者问,“那你会快乐多久?”他们回答“余生都会很快乐,因为这是我们努力很久的目标,它会让一切变得更简单,我可以停止不成功便成仁式的竞争,从而更加享受工作,这将改变我的人生。”

研究者再问,如果得不到终身职位,申请被拒绝又会怎样?他们回答,“会很难过。”“那你会难过多久?”“直到在别处获得终身职位,即使那样可能也不够”,因为不能在某所大学获得终身职位,就不能在更高一级学府获得该职位。所以那会让人难过很久。

而在通过职位审核后,研究者再去访问他们,其中有的得到,有的被拒绝。再问他们的感觉时,得到的说“从未有过的快乐”以及“余生都会很快乐”等等。而没有得到职位的则很难过,并确信自己会难过很久。

三个月后、六个月后再访问他们时,Gilbert 和他的同事发现,无论是否获得终身职位,几乎每一个人都恢复到了之前的幸福水平。如果他们之前是快乐的,则六个月后依然快乐;而如果之前不快乐,则不论是否获得终身职位,六个月后依然会不快乐。

 

他们对中彩票的人做了同样的研究,发现快乐的时间并不长,6个月后人们都恢复到基础的幸福水平上。

而遇到严重意外导致瘫痪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也经常会恢复到过去的基础幸福水平。如果他们过去是快乐的,则一年后也会快乐;而过去不快乐的人则继续不快乐。

 

这说明极端情况对我们的幸福水平影响很小,伊利诺伊大学教授Ed Diener 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对快乐水平做了大量研究。

他和其他人,包括诺贝尔奖得主 Daniel 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富对幸福水平的影响很小。就象中不中彩票对我们是否幸福影响甚微。

对于一个食不裹腹、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人来说,每个月多有一两千美元收入当然会让他们更加快乐。但当我们的基本需求(食物、住所、基础教育)得到满足后,收入的影响就变得微乎其微。

 

幸福水平在几代人之间没有变化,我们这一代比父辈富足,比祖父辈更加富足,但我们并没有更快乐,这是全球现象。无论是中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或美国,幸福水平几乎是静止的。而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正如第一课讲到的那样,有明显的加深。

总的来说,象收入这样的外部因素,对于幸福的影响很小。回想你们的亲身经验,你们感觉如何。回想你自己考如哈佛时的体会……

外部环境影响甚微,居住地的影响也很小。人们会想,如果我搬加州,我就会更快乐——错误,加州人并不比麻省人更快乐。

 

尽管还没有相关研究,但我可以和你们打赌以下说法是正确的:无论我们是生活在河畔还是呆在监狱,我们的幸福水平不会有所不同。

无论我们在哪儿,住什么地方,收入多少,是否中彩票,是否获得终身职位或就读于理想中的大学,是否找到理想工作,我们的都会回到基础幸福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