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弛同学#》(56-60)

(2015-04-28 10:09:21)
标签:

杂谈

 

             56

 

张弛同学在新东方上了一段,我问他课怎么样,他说:“四分之三时间讲笑话,四分之一时间讲英语。”

我说:“那得去找俞敏洪把一部分学费退回来。”

张弛同学说:“也有的课一句笑话都不讲。”他略停了片刻说,“那你得去找老俞把全部学费退回来。”

张弛随感:其实新东方就是笑话最有特色,别的都没有笑话吸引人。我也很喜欢新东方的笑话,可是听一个第一年语言成绩没过第二年才来美国的同学说,他后来又上了两次,加起来一共上了三次新东方,不光老师没换,课本没换,就连笑话都没换。有些笑话是来讽刺底下某个学生的,就连那个学生都没换。看来得找人去跟老俞校长说说,您看看是不是该换点什么了?

 

             57

 

张弛同学又报了环球雅思补习,我问他:“课上学的你都记住了吗?”

他十分肯定地点头,说:“记住了。”

我很怀疑,提高了声音追问:“真记住了?”

他平和地回答:“都记本子上了。”

张弛随感:可不是都记本子上了嘛,不信自己去看。

 

             58

 

张弛同学每星期一送到学校,星期五接回家,一周在家里住三个晚上。只要在家夜里他都不肯睡觉,一直耗耗耗,能耗到多晚就耗到多晚,不催不肯睡,催了还是不肯睡,而且还要跟我发脾气。不睡觉他也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看电视,看碟,在网上聊天等等,总之一个字:玩。我一说他就找理由,比如他说:“我在听英语呢”,或者是“这是我们老师让看的”等等,他永远是理由充足。我拿他没办法,只好反省这是自己教育的失败,甚至还想到这是自己做人的失败。

某个周五把他接回家,当他踏上我们小区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土地时,他犹如一个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归国老华侨一般感慨万千地说:“回到这里才感觉像是回到了真实的世界!清华太虚幻了,宿舍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报纸,简直无法想象!”

好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可能还以为网络等等是虚拟世界,在我们张弛同学的眼里完全是倒过来的。

张弛随感:其实每次看电视上戒网瘾什么的,就会想到自己,要是没了网络,还怎么过啊?我几乎所有的新闻、信息都是从网上看来的,而且很多时候买东西都是在网上,因为便宜、方便,而且很多都是免费运到家。跟别人联系都是网上聊聊。要是没有网络,我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所以我不要戒网瘾。

 

             59

 

张弛同学向我抱怨说:“现在我一星期只能睡一个懒觉,只有星期四上午没课。不过一到星期四准是一个大太阳天,八点钟房间里亮得就不能睡了。”

他又说:“可是星期一八点半天还是黑的,阴阴的。除了星期四一个星期都这样。”

然后他又说:“我太累了,真想每天都睡懒觉,一星期睡八天,然后就去美国洋插队了,四年再不睡一个懒觉。”

张弛随感:来美国,反正懒觉是没少睡,因为我的课就那么几节,教的教授就是那么几个,课的时间也不怎么变,老是早上11点才开始。但是晚上真是没多睡,因为要读的书太多了,根本看不完,看不完作业就做不了,根本就不敢睡。也许有人会说,干嘛不早上早点起来再看呢?因为我有事没做完,晚上睡不着,老年人管这叫“心重”。

 

            60

 

张弛同学最爱看的报纸是《北京晚报》,他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是从报堆里抽一张《北京晚报》带进卫生间,在里面享受一边如厕一边读报的休闲时光。某个周末他又如法炮制,拿着一张北晚边走边说:“人不学习不行啊!我要好好学习。”然后关上门半天没动静。

从卫生间出来,他意犹未尽,说:“再学一张。”

除了《北京晚报》家里任何报纸他都不看。

元旦那天我没收到北京晚报,以为今年没有赠阅了。我抱歉地对张弛同学说:“张大爷,今年您只能凑合学个新民或者羊城了!”

张弛同学一脸的失望。

不过第二天《北京晚报》又出现在报箱里。

张弛随感:我现在只能看波士顿晚报了,《北京晚报》很久都没见到了,改没改版都不知道了。记得一次有个同学来开车带我们回家,一打开后备箱,一张大纪元报,吓得我愣是没敢上车,自己走回家的。所以,看报也要看好报。报纸,我推荐《北京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