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小强·插曲
(2009-12-21 21:33:42)本来题目想叫《后现代小强的插曲》,但怕有人说看不懂。其实像我这种自认为是为小众服务的人是不在乎别人看得懂看不懂的,但是博客是有留言功能的,要是有人发问,我答也不好,笑而不答也不好,所以,来个通俗明白的,这回就不装人参了。
前两天去偷看我儿的博客,发现他小人家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爹和学期终于结束了》。这样的标题,要是用我们从中小学延袭下来的阅读理解,就会吓一跳。我在MSN上对张弛同学说:你爹就跟个红绿灯似的睁睁地亮着呢,你怎么写那么个标题?张弛同学哈哈一番大笑之后回复:那是后现代的写法。
知道了吧,就是“我爹”和“学期终于结束了”两个篇章,但给裹一块儿了。
我在MSN上继续跟他说:说你爹和学期都结束了,你爹刚才还骂过我呢。
张弛同学笑着问:他为什么骂你啊?(离得那么远,都能感觉到他情绪的雀跃)
我答:观念。
他追问细节,我说了几句,张弛同学听完哈哈大笑,说:你太烦人了!
我说:我就是以烦人著称的,别人要是跟我比烦,一般都不是我对手。
张弛同学说:你快来美国吧,带你去吃生蠔!
张弛同学说他的裤子穿得都磨破了,他这么说:现在还有谁穿着有洞的裤子啊?我说:你说不定一扭身就成名了,别让小报记者拍到了,在报纸上写:张弛成名前衣着贫寒。张弛同学回复:张弛成名后还是衣着贫寒。
博主忍不住感叹:那会成为船王的啊!(某船王以节俭著称)
张弛同学的博客又启动了,他叫我在博客上替他做个小广告,本来这是举手之劳的事,但我一直没有做。老觉得自己小孩,先放着再说。今天正好说到这里了,就隆重地推荐一下,反正看不看都请去看一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有钱的捧个人场,没钱的也捧个人场,改天您双喜临门,俺们全村老少也给您捧场去……
从前有句话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一天和我的学姐说到一位熟人,就是对外人好,对自己朋友总想着要避嫌,对外人好呢主要是因为怕得罪人。我这人最爱的是那种宝剑赠英雄的情怀,最恨的就是打着朋友的旗号克扣勒索朋友的事情,一边呼号着为朋友两肋插刀,一边麻利地把刀插到朋友的肋上……那样的人,不经常见,但隔个三五年也会见上一两个。那样的人,相信也不会有多好的人缘。走着走着,他们的路就窄了,因为认清他们的人多了。能痛快地拒绝这样的人,我认为是件痛快的事。
终于说到小强了。我一直和小强同居着,因为我觉得小强是弱势群体。就像我自己一样,经常会觉得面对这个庞然的世界十分无奈,面对一些庞然的机器十分无奈,面对一些成规十分无奈,面对一些进水很深的脑袋十分无奈,面对世态炎凉十分无奈。因此,我总想让小强保有自己的领地。
某天,看见一只小强在墙壁上垂直向下,头上的两只角须非常生动,我怜爱之余向它呵了一口气,小强眯起眼睛(如果它有眼睛的话),角须随风而动,就像一个姑娘的长发在风中飘拂一般。我觉得甚为有趣,显然这只小强明白了我与它互动的意味,这属于心有灵犀啊!又一天,我看见了一只小强,也是在墙壁上坦然地行走,我把那个游戏也跟它玩了一遍,谁知道这只小强不解风情,咕咚一下就从墙上栽了下去,一直掉进下水道里。我真是又怜又恨--如此实诚,真的可以去当模范了吔!
最后是插曲。今天下午在办公室和两个同事聊天,都是单位里扣人心弦的事,因为我们单位的事情不让公开说,所以都保密。有一句可以说,就是我们办公室的人文环境非常好,我的同事们太好了。我说的办公室人文环境好的标准是:没有纷争,没有倾轧,没有妒嫉,有友爱,有帮助,有欣赏。我们同事也是领导他高屋建瓴地认为这个标准应该是能形成好的工作模式。我同意他说的。但是,我觉得首先是过日子,其次才是工作,即使是在工作的地方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