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与君,湖上携手
(2009-12-11 20:50:16)看题目以为要怀人呢,其实不然,就是记事。也不是好好地记事,就是杂说。杂说都不肯好好说,就是胡说。跟我认识时间长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这个人脑子乱,胡说八道没有逻辑性,谁要是看不明白吧还要扑哧扑哧笑别人,所以,来这里就揣着糊涂装明白吧,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足够了。
上一篇用了一句曲:隔花人远天涯近,有数位朋友来说,是《西厢记》里的唱句,果然是有才学的人多,但也有是从网上搜来的。本来以为能借此认识几位读书读得细致的朋友,现在也不能分辨,只好作罢。
写了几句微博,转过来让不上微博的朋友看一眼。
菜刀不快,但切指甲的时候出奇地快。
蓦然回首,看见了不该看的人与事。
我写微博就像是在夹子上放上饼干,今天放了两块,想:眼儿媚该来了吧?还没想完她就来了,一口一个饼干,夹没夹住她不知道。V了以后能引来的还是这个人,所以我想以后还是在家唱个小堂会就行了,不必去国家大剧院唱了!
刚在网上看见《重庆法官解读工伤新规因公醉死可算工伤》,这个好像不算工伤说不过去,可是为什么要把人喝到死呢,劝酒的人是不是要算谋杀啊?
有了网络之后新鲜事就多了,其实不是有了网络之后的事,我们的新鲜事就是多,因为泱泱大国嘛,人多事就多,人新鲜事就新鲜。。。网络把原来我们农业社会的东家长西家短的优良传统给发扬光大了,好得很!
昨天搭苗老师的车,他跟我说起他家的狗懂人话,一说到与它相关的话马上就竖起耳朵听。我问:是不是说话时说它的名字,或者说狗了?苗老师说:也不是,有时没提它名字,它也能知道是说它。我追问:那它怎么知道呢?苗老师举例说:比如说,走哪睡哪,弄得到处是毛。他说狗本来是睡着的,听见了这话马上支起脖子来听。我听了哈哈大笑,这个理解能力的确是相当地强的啦,这属于听话听音了。
苗老师说:人在狗的眼里是分三六九等的。我说:这个我知道,猫也是把人分得清着呢。我又说:估计猫狗分人的水准就像单位的大领导,远远超过一般的部门领导。